第885章 蒋琪琪的观测日志「3」(2/2)
在我告诉他,老师借用了专业的电机治疗设备之后,他手一抖,也是正在阅读的漫画书掉在了地上……
想到这里,我忍不住满脸古怪;
“是不是漫画书上有什么特殊之处,这就是主人格‘猛舔蟑螂玉足’用于心理暗示或者记录副人格的生活工作习惯,借助这些观察自己副人格的手段?比如,这本漫画书就是一种心理暗示,被动进行人格切换的方式?”
其实,类似的案例在世界上还真是有出现过。
当意识到自己出现了人格分裂之后,开始利用了自己的副人格为自己效力的案例,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出现过……
“假设,倘若主人格‘猛舔蟑螂玉足’清楚副人格有看漫画书的习惯,并且通过长期的练习,让自己适应了在利用漫画书里某段剧情的刺激情况下,比如情绪过激,产生震惊,愤怒,恐惧等等情绪,就可以在切换进入到副人格‘雷电法王’,e,虽然说起来好像有些玄学,但其实很多人格分裂原本就是这样形成了”。
“因为现实里自己的懦弱,导致出现了被他人压迫却不敢反抗的情况,于是开始在心底滋生负面情绪产生怨念,这就跟现实里很多人吵架的时候总觉得没发挥好,后面一复盘,脑海中真的跟过电影似的,逐帧播放对面的行为,然后自己暂停学习并且思考反对措辞,但其实这场架已经过去了,心里的负面情绪已经产生了,比起思考自己当时怎么没发挥好来懊恼,更应该解决的是如何处理负面情绪,当然,大部分普通人又不是心理医生,他们没义务也没那个能力独自消化由他人带来的负面情绪,但如果本身就活在一个极为压抑的现实环境中,这种情况如果不是个例而是频繁发生,就极有可能催生一个人在懊恼自己每次发挥失常之余,诞生出一个时刻都能完美发挥的人格”。
“那么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自己是人格分裂症这件事的呢?或许就是在某次一觉睡醒突然发现自己买了一本原本从来不会去关注的漫画书开始的,或许主人格没有这方面的兴趣爱好,但是副人格有,于是某次无意间发现了家中出现了并非自己爱好列表里的东西,并且进行过一定程度上的验证,比如给家里装监控等等行为,最终自行确诊自己患有了人格分裂症,这就能解释通了”。
“网络小说,漫画,电视就,电影,短剧,这些最常见的文化产业中的泛娱乐行业,对于留住读者观众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叫做期待感,只有,有了期待感,才能够诱导读者或者观众继续看下去,不管是小说的持续追读还是影视剧的持续追剧其本质都是一个底层逻辑”。
“那么,会不会……”。
“因为副人格是某部漫画作品的粉丝,而主人格‘猛舔蟑螂玉足’知道了这一点之后,开始利用持续订阅来刺激副人格,形成了他的目的,对于人格之间的可控式切换呢?”
“毕竟漫画也会遵循小说和影视剧的常见套路,为了留住读者或者观众,会设置期待感……”。
“众所周知,人类储存记忆的地方叫做海马体”。
“只要是进入脑子里记在脑子里的东西都将会被储存在海马体当中,失忆症也基本与海马体有关,就是海马体受损或者遭受严重刺激,导致失去了记忆,那么副人格‘雷电法王’若是某部漫画的粉丝,会不会其本身就被这部漫画的作家所涉下的期待感,留有强烈的执念?”
“那么倘若主人格‘猛舔蟑螂玉足’发现了这一点之后,后者利用了这些条件,因为自己本身不是漫画粉丝,但是又明确知道副人格是漫画粉丝这件事,每次想要主动切换人格的时候,就故意去看那本副人格深爱的漫画书里的最新剧情,当找到代入感的感觉那一刹那,会不会就已经算是完成了人格的切换?或者因为副人格有强烈的期待后续剧情的执念,于是就能刺激到副人格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