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邻县客来(1/2)
口碑,是比任何广告都更有效的宣传。
很快,多财酒楼的名声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出了凌水镇,传到了邻近的瑞金县。
瑞金县比凌水镇更为富庶,那里的富户商贾更多。
他们听闻凌水镇出了一家神仙酒楼,有能让人“吃过就忘不掉”的红烧肉,还有一种名为“黄金豆腐”的奇菜,色如黄金,嫩如豆花,引得无数人趋之若鹜。
好奇心和对美食的追求,是富人们最不缺乏的东西。
于是,瑞金县通往凌水镇的官道上,时常能看到一些装饰华丽的马车。
车上坐着的,都是些衣着光鲜的员外、老爷,他们不辞辛劳花费半天时间赶路,只为来凌水镇亲口尝一尝那传说中的美味。
这天午后,酒楼里正是客流高峰,伙计们忙得脚不沾地,李正勇在前堂喊得嗓子都快哑了。
就在这时,一个看起来有些奇特的客人,挤进了热闹的人群。
那是一位年约六旬的老太太,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穿着一身干净的蓝布衣裳。
她手里没有像其他客人一样拿着包袱或者雨伞,反而吃力地拎着一口黑黝黝的小铁锅。
这奇怪的组合,立刻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老太太拎着锅,径直走到了柜台前,吴氏正埋头飞快地拨着算盘,听到动静抬起头来。
“掌柜的,”老太太将小铁锅“哐当”一声放在柜台上,脸上带着一丝焦急和恳求,“劳驾,给我……给我打包两份黄金豆腐!”
吴氏一愣,店里的伙计和周围的食客也都愣住了。
来吃饭的见过,来打包的也常见,可这拎着自家锅来打包的还是头一回见。
一个伙计忍不住笑着上前说道:“老奶奶,我们店里有食盒,可以给您装好的。”
“不行不行,”老太太连连摆手,一脸认真地说道,“食盒带回去,路上就凉了,那豆腐就不嫩了!我那小孙子,在家哭着闹着,非要吃你们这‘会发光的豆腐’,我寻思着,用这小铁锅装着,外面再包上两层棉布,带回去还是热乎的!”
她的话,朴实而又充满了对孙辈的疼爱。
整个大堂里,先是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了一阵善意的哄堂大笑。
人们看着这位可爱的老太太,和她那口为了孙子而带来的小铁锅,原本嘈杂的店堂瞬间充满了温馨和暖意。
李正华正好从后厨出来查看情况,听到了这番对话,心中也是一暖。
他笑着走上前,亲自对老太太说道:“老人家,您有心了。您的这份黄金豆腐,我们请了,不要钱。”
他又对后厨喊道:“后厨听着,给这位老奶奶的锅里装满黄金豆腐,要刚出锅的!另外,再送两个咱们的秘制卤蛋给孩子带回去尝尝!”
“哎哟,这怎么使得!这怎么使得!”老太太激动得满脸通红,连连推辞。
李正华却笑着将那口装得满满当当、热气腾腾的小铁锅递到她手里:“您老人家大老远从瑞金县赶来,是我们的荣幸。快趁热带回去吧,别让孩子等急了。”
老太太捧着那口沉甸甸、暖烘烘的铁锅,感动得眼眶都湿了,对着李正华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件事,像一阵暖风,很快又在镇上传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