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湖南郴州少年巨骗王晓明(一)(2/2)
王晓明事后是这样说的:“我从小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能早点离开那个破家,每天看到我爹累成那个样子,我就告诉自己,以后千万不要学他,千万不要走他的老路。”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王晓明把老王当成了反面教材,但是如此努力的小王,现在却遇到麻烦事了。
1987年一月份,王晓明得知了一个消息,他们学校获得了一个名额,可以保送一名学生去中国科技大学的少年班。
这个少年班的具体招生细节作者不太清楚,应该是在各地招收一些有潜力的学生,把他们集中到中国科技大学的一个少年班学习,让这些孩子能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
这些孩子在少年班毕业之后,就可以直接就读中国科技大学,这就相当于有了保障,在那个大学生含金量很高的年代,毫无疑问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王晓明肯定是非常想去这个少年班,而且这个名额是学校直接保送的,并不需要考试,所以他马上就提出了申请。
但结果却让他非常失望,学校拒绝了他的申请,理由是他这学期数学、化学和英语这三科的成绩连续下滑,不符合要求。
被学校拒绝之后,王晓明的心态到了崩溃的边缘,他觉得自己的梦想破灭了,老天爷对自己太不公平了。
但是痛定思痛之后,王晓明心生一计,既然你们敢玩老子,那咱们就好好斗一斗,我命由我不由天,看咱们谁能斗过谁!
回到家之后,王晓明精心策划了好几天,然后就正式出手了。
他先是在老王捡回来的那堆破烂里找到了一张电报传真纸,然后又写了一封信,再从老王那里骗了一块钱,跑到打字社把这封信打到了电报传真纸上。
拿着这封传真回到家之后,王晓明用圆规绑上一个红钢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又在圆圈里横平竖直的写了几个字,一个假公章就这样做好了。
这个假公章是照着小记者报杂志社的公章画的,如果仔细看的话,肯定能看出来是假的,毕竟手写的字体,和刻出来的是有区别的。
接下来王小明又拿来一个之前小记者报给他寄信时用的信封,用毛笔在原来寄信的地址上重新写了一个,因为毛笔字粗,就把之前用钢笔写的那个地址盖住了,相当于玩了一个偷梁换柱。
最后王晓明把这封信寄给了自己所在的学校郴州市第一中学,校长接到这封信之后,当场就惊呆了。
信里的内容是这样写的:贵校学生王小明的科普论文《蚕宝宝的丝是吐出来的还是拉出来的?》,在联合国亚太地区青少年科普论文大赛中入选,请务必通知本人于1月19号前往广州白天鹅宾馆参加论文答辩会。
这个荣誉可牛逼大了,这是他们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次有学生的作品入选联合国了,这是走向世界了!
老校长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压根就没注意到公章的问题,他脑瓜子一热,说出了感人深思,耐人寻味的两个字:“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