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先稳住(2/2)
孙朝阳记得自己刚认识迟春早的时候,迟教授还是个风华正茂的中年人,现在已经两鬓斑白,不禁感慨:“是啊,精力不够了,教授你也老了。”
三人在车上聊了半天,就到了地头,是一个胡同里的四合院改造出的私人会所。
现在全国各地都流行私人会所,这种餐厅大多设在风景区或者文物古迹里面,不对外营业,要想进去吃饭,得办卡,民愤很大,一度还有好几家被电视台曝光。
里面有好多朋友等着,孙朝阳上前一把握住史铁森的手:“大史,身体好些了吗?上回我听人说,你现在一周透析一次。”
史铁森笑道:“已经是好多了,一周一次透析是很麻烦。不过,我和其他病友比起来算是最轻的,那种隔两天透析一次的才麻烦。”
这个年头透析价格挺贵的,很多普通人家都承受不起。史铁森的医疗费都是地方政府和北京作协负责。
要等到十多年后,透析才纳入全民医保。
孙朝阳看史铁森的气色很好,比真实历史上好太多了。要知道,在真实历史上,这个阶段的铁森身体已经彻底垮了,一周透析三次,到一零年的时候终于支撑不住,撒手人寰:“铁森加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想将来肾病的治疗会越来越简单。”
寒暄完,大家入席,边吃边聊。一顿饭吃了两个小时,这才散去。
最后,只迟春早一人送孙朝阳回家。
老迟:“朝阳,我今天开车,加上有事跟你说,特意没喝酒。先前王二在车上,有的话不方便讲。实际上,你拿矛盾奖的事情还没有公布,大家都不知道,也不方便提前说。”
孙朝阳感觉到不对,皱起眉头:“这次评奖是不是有什么波折?”
迟春早:“波折肯定是有的,毕竟是文学界最高奖项,这个咖位谁不想争,但和你没有关系,因为你是肯定能拿的。这么多年,你写了多少顶尖的作品,轮也该轮到你了。我也是多方打听,才拿到了名单。”
是啊,进入新世纪以来,因为新的娱乐方式不断涌现,加上互联网的冲击,看纯文学书的人越来越少,已经成为一种小众。文学的时代,终究是过去了。
纯文学各类奖项从八十年代的一举成名天下知,到如今根本就出不了圈。唯独矛盾奖还有一定的影响力,至少,你拿奖后,所写的销售能够狠狠冲一波销量,并且能够版权改编,那可是几百上千万的实打实的利益。
最重要的是,文人嘛,拿了这个奖才算是跻身于大文学家大文豪的行列。
迟春早说:“今年的矛盾奖只评选出四本书,《湖光山色》《秦腔》《额尔古纳河右岸》还有就是你的《暗算》。”
孙朝阳:“贾平娃也拿奖了,陕军三大巨头,陆遥的《平凡的世界》老陈的《白鹿原》都拿过矛盾奖,就他没得过,说出去挺不好意思的。”
迟春早笑着调侃:“川军几大巨头中也就你没拿过,你好意思吗?”
孙朝阳顿时说不出话来,半天才道:“确实有点没面子。”
提起八九十年代的传统文学,世人都会想起陕军,其实川军也出了不少好作品好作家。周克芹的《徐茂和他的女儿们》、柳建伟的《英雄时代》、王火老前辈的《战争和人》都是拿了矛盾奖的。当然,刘建伟是河南人,却又长期在四川工作,这个矛盾奖究竟算是河南还是四川的,还是个扯皮事情。
迟春早:“现在不得偿所愿了吗?但在评委会还没有宣布结果前,不要透露名单,不然鬼知道会有什么变数。”
孙朝阳:“那什么时候宣布结果?”
迟教授:“估计是这个月月底,要不你在北京等一个月吧。”
孙朝阳:“我那边的工作也忙。”
迟春早;“工作哪里有做得完的,当陪陪家人吧。”
孙朝阳:“好像说得有道理,也对,我前段时间实在太累,这回在北京好好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