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登基为帝(2/2)
“是!殿下!”
御林军统领领命,立刻指挥士兵行动。
门外,天色已经蒙蒙亮。晨曦微露,金色的光芒刺破厚重的云层,洒在太庙肃穆的屋顶上,也洒在唐清璃沾满血污却依旧挺拔的玄甲之上。
她站在太庙的高阶之上,俯瞰着逐渐苏醒的皇城,宫道上,禁军正在快速调动,肃清余孽,远处,太极殿的轮廓在晨光中若隐若现。
她,唐清璃,南朝的新君,将以铁血和智慧,守护这片她深爱的江山,直到生命的尽头。
太庙之变的血腥气尚未在皇城上空完全散去,唐清璃的铁腕清洗便已雷霆般展开。
凭借刘福禄的证词、廖忠伦父子的尸体以及缴获的往来密信,谋逆案被迅速定谳。
廖氏九族尽数被诛,牵连者众,朝野为之震慑,所有心怀异动者在唐清璃展现出的果决与狠厉面前,皆噤若寒蝉。
虽有零星顽固老臣以“牝鸡司晨”为由试图阻挠,但唐清璃手握“遗诏”大义,身负平定叛乱之功,更在韩霜锦及一批迅速被提拔的寒门、武将支持下,以无可争议的姿态扫清了所有障碍。
吉日,太极殿前,钟鼓齐鸣,百官朝拜。
唐清璃褪去染血的玄甲,换上了绣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的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一步步踏上玉阶,走向那至高无上的龙椅。
她的步伐沉稳而坚定,每一步都踏碎了旧日的枷锁,也踏响了新朝的序曲。
殿内,文武百官肃立,神情各异,有廖氏余党被清洗后的惊惧与茫然,有旧臣对新君的审视与揣测,更有少数人眼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期待与光芒。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震得梁柱微颤。
唐清璃端坐于龙椅之上,冕旒垂下的玉藻遮住了她锐利的目光,却遮不住那由内而外散发的、历经血火淬炼的威严。她缓缓抬起手,朝拜声戛然而止。
“众卿平身。”
她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清晰地传遍大殿每一个角落。
“先帝崩逝,遗诏昭昭,朕承天命,继大统。今日,非是庆贺之时,而是拨乱反正、开创新局之始。廖氏之乱,殷鉴不远!朕欲肃清吏治,整饬朝纲,使南朝海晏河清,百姓安居。诸卿,可有异议?”
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殿前左侧一位身着深青色官服、气质清冷如霜的女子身上,是她的爱人,数韩霜锦。
此刻,韩霜锦的目光坚定地迎上唐清璃的视线,那眼神里没有丝毫的畏惧或谄媚,只有全然的信任与支持,仿佛在无声地说:“你只管放手去做,我永远在你身后。”
唐清璃心中微暖,那份在太庙血战后的冰冷与疲惫,似乎被这目光融化了些许。
她收回目光,声音愈发沉稳:“既无异议,朕便下旨:着三司会同刑部,继续彻查廖氏党羽,凡涉案者,无论官职高低,皆依律严惩,绝不姑息!着禁军统领许三归,即刻接管京畿防务,清剿余孽,确保京城安宁!着礼部,择吉日,举行登基大典!”
旨意一道道发出,清晰而有力,如同铁锤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朝堂之上,再无人敢有异议。唐清璃以雷霆手段,迅速稳定了局势,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登基大典在十日后举行。那是一个空前盛大、却又带着肃杀之气的仪式。
唐清璃在太庙祭告天地祖宗,在太极殿接受百官朝贺,当她头戴冕冠,身着衮服,一步步踏上丹陛御座时,整个皇城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下。
她俯瞰着匍匐在脚下的文武百官,心中没有预想中的狂喜,只有沉甸甸的责任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孤寂。
这至高无上的位置,意味着她必须舍弃许多常人能拥有的东西,包括在阳光下光明正大地牵住身边那个人的手,可是她不想,也不会。
仪式结束后,唐清璃换下繁复的朝服,只穿着素雅的常服,独自来到了御花园深处一处僻静的亭子。
韩霜锦早已在那里等候,她换下了官服,一身月白色的襦裙,更衬得她身姿挺拔,气质如兰。
“陛下。”
韩霜锦微微躬身行礼,声音清越。
“霜锦,你我之间不用这样。”
唐清璃快步上前,在她面前站定,伸出手,轻轻握住了她微凉的手指。
这是她们之间少有的、在非私密空间内的肢体接触,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累了吧?”
“能为清璃分忧,不累。”
韩霜锦反手握紧她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唐清璃感到无比安心。
她抬眼,细细打量着唐清璃略显苍白的脸和眼底深处隐藏的疲惫,声音低柔下来,“只是你太辛苦了,我有些担心……”
“我没事。”
唐清璃打断她,将她拉到身边坐下,两人并肩而坐,望着亭外盛开的秋菊。
“太庙那夜的那些血,是为了洗刷污秽,是为了开创一个能让更多人活得更像人的时代。值得。”
她顿了顿,侧过头,目光灼灼地看着韩霜锦,“霜锦,我需要你。”
“我需要一个能掌控南朝经济命脉,能为我的新政提供坚实后盾的机构,所以我想成立一个前所未有的机构——‘皇商署’,直属我管辖,总揽全国盐铁、漕运、海贸、铸钱等要务,我想让你来做这第一任皇商署令。”
韩霜锦眼中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光彩,她知道这个职位的分量,更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她将成为南朝历史上第一位执掌如此重要经济命脉的女性官员,也将是唐清璃最锋利的“钱袋子”和最稳固的“经济长城”。
“清璃信我,霜锦必不负所托!”
韩霜锦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她深深地看着唐清璃:“只是,这皇商署一旦设立,必将成为众矢之的,尤其是那些被触及利益的旧世家豪强,我不怕艰难,只怕连累你。”
“傻瓜。”
唐清璃心中一软,伸出手,轻轻抚上韩霜锦的脸颊,指尖划过她微凉的肌肤:“我们何时怕过?从我们在府中共商大计,到联手布局引出廖氏,再到今日登基为帝,我们哪一步不是走在刀尖上?你若怕连累我,我又何尝不怕你受到伤害?”
她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这江山,是我们一起打下来的,这新政,也需我们一同推行。”
“皇商署,是你的战场,也是我为你铸就的铠甲,放手去做,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韩霜锦感受着脸颊上那微凉的触感和话语中蕴含的深情与力量,眼眶微微发热。
她反手握住唐清璃的手,贴在自己心口:“璃儿,我明白了,这皇商署,便是我们献给南朝的第一份厚礼,也是我们并肩同行的又一个起点。”
阳光透过亭檐的缝隙,洒在两人相握的手上,也洒在她们彼此凝望的、充满默契与爱意的眼眸中。
在这权力的巅峰,她们是君臣,更是灵魂相依的爱人,即将共同面对更大的风浪。
皇商署的设立,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朝野上下掀起了滔天巨浪。
“女子掌商?荒谬!商贾末流,岂可由女子执掌国帑?”
“皇商署?这分明是要与民争利,是要断了我们这些正经商贾的活路!”
“韩霜锦?一个商贾之女,何德何能担此重任?陛下初登大宝,便如此任人唯亲,实非社稷之福!”
朝堂之上,以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为首的反对声浪此起彼伏。
他们或以祖制为名,或以“女子干政”为借口,或以“与民争利”为幌子,矛头直指新成立的皇商署和其署令韩霜锦。
唐清璃端坐龙椅,听着殿下激烈的争论,面色沉静如水。
她知道,这是改革必然要经历的阵痛,她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韩霜锦身上,韩霜锦站在文官之首,身姿笔直,面对那些尖锐的指责和鄙夷的目光,她脸上没有丝毫怯懦,只有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她知道,此刻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唯有拿出实实在在的成果,才能堵住悠悠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