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杜家是忠臣(2/2)
当马车驶入村口的瞬间,无数目光冰冷地射来。
更让杜辅机头皮发麻的是,几乎每一名奉军军士手中,都握着一杆泛着金属光泽的圆筒。
火枪!
再看那修长的枪管、复杂的机括,远非大庆军中那些粗糙的火铳可比。
杜辅机是见过世面的人,深知奉军火器之利冠绝天下。
火药这东西是从奉国流传出去的,虽然庆帝也大力发展火器,并为此建立了火药司,但在技术上完全不能和奉军比拟。
而庆帝似乎并不在意,任由奉军的火器技术遥遥领先于大庆。
现在想来,或许那时候的庆帝就已经为今天做准备了,为的就是让奉军更容易打回帝都!
如今的帝都庆军之中,恐怕十人中都难有一杆像样的火器。
而在这里,竟是人人手持如此精良的火器!
杜辅机感觉自己的手心已经沁出冷汗,对那位素未谋面的新君之畏惧,在这一刻达到了顶点。
马车最终在高员外的宅院门口停下。
杜辅机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压下心中的惊悸。
待亲随打开车门,他迈步下车时,竟发现自己的双腿有些发僵,有些不听使唤。
“杜老爷,到了。”
还是狗娃睡眼惺忪地提醒了他一句,杜辅机这才回过神来,整了整衣冠,努力让自己的神色恢复平静。
他心中飞速盘算,陛下既然用这种方式召见我,而非直接秘密处置,至少说明他对自己和杜家,暂时没有恶意。
或许兄长在帝都的暗中经营,陛下是知情的,他知道杜家并非他的敌人,而是他的盟友。
这念头让他稍稍安定了些许。
杜辅机定了定神,示意随从在门外等候。
随后独自一人,跟着门口一名面无表情的奉军军官,步入了高家宅院。
院内同样戒备森严,黑甲红袍的士兵取代了高家的护院,空气中弥漫着无形的压力。
步入正堂,杜辅机一眼便看到了端坐于主位之上的那个年轻人。
他穿着一身合体的玄色铠甲,甲胄上浮雕着黑色的龙纹,并未戴头盔,黑发只用一根简单的玉簪束起。
看上去年纪极轻,面容俊朗,甚至带着几分少年气,但那双眼睛异常深邃且平静,却又蕴藏着执掌生死的威严。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并未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便让整个厅堂的光线都聚焦于他一人之身,令人不由自主地心生臣服。
杜辅机只觉得呼吸一窒,没有任何犹豫地上前,推金山倒玉柱般跪伏于地:
“臣,杜辅机,参见陛下!”
李彻看着跪伏在地的杜辅机,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虚抬了一下手,声音平和道:“杜公不必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对于世家之人,李彻没准备上演什么礼贤下士的戏码。
哪怕是杜家这种没做过什么坏事的积善之家,到底也是世家,他们平日里受到的尊崇够多了。
世家的存在便是对百姓的剥削,这是阶级的必然。
当然,对于杜家这类的世家,李彻并不会进行血腥清理,而是会用柔和的方式削弱其势力,再在其余地方弥补一二。
待杜辅机有些艰难地站起身,垂手恭立,李彻才继续开口道:“左相在帝都所行之事,朕心中清楚。”
“杜家忍辱负重,忠于皇考,实乃国之忠臣,朕亦心中有数。”
一句话,如同春风化雨,瞬间驱散了杜辅机心中大半恐惧。
陛下果然知道!他果然知道兄长的苦心,知道杜家表面支持帝都,实则心向正统的立场!
这一句忠臣的定论,等于给了杜家一道护身符!
杜辅机顿时觉得轻松了许多,甚至眼眶都有些发热,连忙躬身道:“陛下明鉴!杜家满门深受皇恩,岂敢或忘?”
“兄长身在帝都,实乃不得已之权宜,日夜期盼王师南下,拨乱反正!”
激动过后,担忧立刻涌上心头。
杜辅机也顾不得太多礼节,焦急地抬头问道:“陛下圣明,洞察万里,然长安如今龙蛇混杂,危机四伏,各方势力耳目众多。”
“陛下万金之躯,为何亲涉如此险地?”
“况叛军主力就盘桓在长安以东,他们对秦晋之地垂涎已久,随时可能大举进犯。”
“陛下此时亲赴险境,若有差池,臣等万死莫赎啊!”
李彻闻言,却是朗声一笑:“朕曾听闻,欲取帝都,必先定长安!”
“关中乃天下脊梁,龙兴之地,岂容宵小之辈在此兴风作浪,断朕之根本?”
“这一趟,朕非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