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长安之乱(上)(1/2)
子时,长安延兴门。
段蕤今年三十出头,长相普通,属于扔进人堆里就找不着那伙的。
他作战也不算勇猛,家里更是祖上三代刨地,在军中毫无根基。
能从一个大头兵混到延兴门守将的位置,他自己都觉得是祖坟冒了青烟,全靠俩字:
运气!
当年天下未定,他不过是一个毛头小子,庆帝打到他老家的时候,他家穷的根本吃不饱,索性就参了军。
后来,段蕤所在的那一队在一场大战中与十倍之敌人交战,硬是死战不退,全队弟兄死绝。
就他一个人命大,拖着半条命从尸堆里爬了出来。
上面的将军感念他们这一队打得惨烈,又看他是唯一活口,便抬抬手把他提成了队正。
大庆一统后,他没背景、也没本事,升官封爵就不用想了。
勉强凭借着老兵的身份,在帝都城卫军里混了个底层军官,每日最大的念想就是准时点卯,混到饷银,回家老婆孩子热炕头。
他这人有个好处,或者说是生存智慧,那就是从不攀附站队。
跟谁都笑呵呵的,谁也不得罪,和谁也没太大交情,自然也就不投入任何派系门下。
就这么浑浑噩噩混到三十多,他不过还是个管着百八十人的底层军官。
而在李彻血洗帝都的那一夜,他的狗运再次发作。
恰好因为吃坏了肚子,而请假在家,愣是躲过了那场泼天大祸。
第二天去上值,城卫军同级别的同僚死了十之七八,他那一队熟悉的老兄弟更是一个不剩。
段蕤两腿发软,后怕得差点吐出来,从此听到李彻之名就腿肚子打转。
没多久,帝都方面重整兵马,他们觉得城卫军名存实亡,索性将其解散。
城卫军的军官们则被打散分派到各地,也算是一种控制地方的手段。
段蕤就这么迷迷糊糊的,被一纸调令扔到了长安城。
本以为到了长安能安稳几年,没想到这里的水比帝都还深。
世家、宗室、原秦王府旧部......各方势力盘根错节,都在拼命拉拢军队。
段蕤初来乍到,摸不清深浅,不敢立刻恢复摸鱼混日子的本色。
他只好硬着头皮,装出一副尽忠职守、兢兢业业的模样。
没想到,正是他这幅实干的模样,引得诸多势力出手拉拢,反而让他成为了斗争中的平衡点。
今夜,正好轮到他值夜。
子时已过,城头寒风萧瑟,城外一片寂静。
段蕤估摸着应该没什么大事了,便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揉着惺忪睡眼,准备溜下城墙,赶紧回家眯一会儿。
就在他一只脚刚踏下台阶时,远处突然传来急促的鸣金之声!
铛铛铛铛——
声音来自西北方向,在黑夜中显得格外刺耳。
段蕤吓得一个激灵,那点残存的睡意瞬间烟消云散,心脏咚咚直跳。
“发生了何事?!”他转身朝着城墙上方喊道。
一名值守的士卒探出头,声音带着惊慌:“回将军,是金光门和景曜门方向,有人鸣金示警,怕是......怕是出大事了!”
段蕤心里咯噔一下,暗骂一声倒霉。
他来长安就是想躲个清静,没想到这里的内斗比帝都还凶,这眼看就要真刀真枪干起来了!
他压根不想建功立业,更不想站队赌命,他只想安安稳稳活着。
电光火石间,他做出了判断:死守延兴门!
不管外面打生打死,老子就把这门关严实了,缩起来当乌龟。
熬到天亮,谁赢了老子就开城门投降谁!
他刚清了清嗓子,准备下令紧闭城门,死守待变......
身后突然传来一道破空之声。
咻——
嘭!!!
一道刺眼的火光从城内窜起,直冲夜空,然后在最高点轰然炸开,化作一团绚烂的烟花!
段蕤张着嘴,仰头看着那在夜幕中缓缓消散的光弧,整个人如同被施了定身术般愣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
这玩意......这玩意他太熟悉了!
那天在帝都,他在家里就亲眼见过这种能飞上天的火球。
随后,整个帝都就像被捅了的马蜂窝一般,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响了一夜。
吓得他带着老婆孩子钻进了地下室,瑟瑟发抖地熬到天亮才敢出来。
后来才知道,是奉王和燕王两人,从皇宫一路杀穿了出去,十几万大军都没拦住。
而那个火球,便是奉军独有的信号。
而现在......这索命的信号,竟然在长安城上空炸响了!
段蕤瞬间就意识到,这是奉王,不......现在是陛下了,是那位陛下来了!
本能的恐惧使得段蕤呼吸急促,那夜帝都的血腥味仿佛再次弥漫在鼻腔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