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安多丽人 > 第408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第408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2/2)

目录

侍奉在侧的牛昭容与掌控内廷通讯的大太监李忠言、薛盈珍等人,趁机隔绝内外。

传递到御前的,尽是“新政扰民,怨声载道”、“王叔文等欲专权谋私”的谗言。

牛昭容更是日夜哭诉,恳求皇帝为了幼子着想,莫要再信重那些“离间天家”的革新之臣。

俱文珍、刘光琦等手握神策军兵权的大宦官,眼见皇帝时日无多,革新派失势在即,开始暗中串联,将赌注压在了太子李纯身上。

他们不断向李纯灌输“陛下受奸佞蒙蔽,太子当为社稷计,早正大位”的思想。

内外交困,谗言盈耳,病重的李诵在一次次打击下,精神彻底崩溃。

八月,被迫下诏禅位于太子李纯,自称太上皇。

太子李纯几番“推辞”,最终在“国赖长君,以安天下”的呼声中,半推半就地接受了“禅让”。

新帝登基,风向骤变。

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等革新派核心成员迅速遭到清算,被冠以“朋党乱政”、“窃弄权柄”等罪名,贬谪出京,远放边州。

轰动一时的“永贞革新”,历时仅百余日,便以惨淡失败告终。

朝堂翻天覆地的变化,并未立即缓解浙西的僵局。

御史台搜集到的罪证和那封申饬李锜“抗命不遵,语多悖逆”,削其镇海节度使衔,仍领浙西观察使,责令其即刻交出盐铁转运权,并送次子入京“侍奉”的诏书早被李锜当众烧了。

新帝登基后,李锜更是嗤之以鼻,对着润州的心腹将领们狂笑:“黄口小儿,仗着阉奴窃得大位,也敢对老夫指手画脚?要我交权送子?做梦!就让老夫教教他该怎么坐稳这江山吧!”

他上表哭穷,称浙西水旱频仍,军饷匮乏,将士怨怼,若朝廷再不拨发粮饷,恐生大变。

既是威胁,也是试探新朝廷的底线。

奉命巡查漕运的卢照珩,行程艰难。

沿途州县畏惧李锜淫威,敷衍了事。

行至淮南地界时,更遭遇不明身份的匪徒袭击,卢照珩身受重伤,只得滞留扬州养伤,漕运巡查一事陷入停滞。

消息传回长安,朝野震动。

俱文珍等宦官趁机向新帝李纯进言:“卢照珩文人耳,不堪此任。李锜骄悍,非以威制不可。当遣一熟知其弊、且能代表朝廷威严之干员前往,方可收整饬之效。”

于是,刚刚因“献策有功”而在新朝站稳脚跟的杨九郎,被任命为新的漕运巡查使,赐旌节,准其调动沿途州县兵勇,并有密旨赋予其临机专断之权。

杨九郎领旨谢恩,嘴角勾起一抹冷峭弧度。

他深知此行凶险,却也蕴藏着巨大的机遇——义父如今岌岌可危,若能扳倒李锜,他不仅能给义兄报仇,也能在新帝面前站稳脚跟,撑起杨家。

点将之时,他出乎意料地奏请:“陛下,新科明经刘谦,乃明慧郡主之兄,虽年轻,然心思缜密,通晓庶务。臣请以其为巡官,佐理文书,核查账目......”

李纯准奏。

刘家人本就是东宫旧臣,其妻胡缨“出身”祁国公府。

此举一石二鸟,既用了刘家人,以示安抚和利用,又将刘谦置于险地,能牵制刘家,且试探其忠诚。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