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长安多丽人 > 第410章 兰台书肆

第410章 兰台书肆(2/2)

目录

她当年择婿,看中了韦三郎已中进士、前程可期,却没想到韦瓘虽无功名,但才名远播对妻子更是百依百顺,体贴入微。

反观自己夫君,才干平平,数年来一直未得升迁。

对她不冷不热也就罢了,晚上做梦还曾叫过顾若兰的名字。

她这才明白,为何家宴之时自己夫君眼中总是流露出对顾若兰超出寻常的关注。

可他既然心仪的是顾九,当初又为何去杜家提亲?

那自然是顾九这狐狸精嫁入韦家后不安分,趁七郎在国子监读书,私下里偷偷勾搭了三郎。

她心里头本就梗着一根刺,今日又看韦家十分破费地给顾九的孩子办满月宴,更是嫉恨难平。

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无论如何也要把韦夏卿两口子对韦瓘的偏心挑到明面上来。

韦夏卿的夫人裴氏是玄宗朝宰相裴耀卿的孙女,自然听得出她话里的阴阳怪气。

一派淡然地开口:“哪里破费了?今日这多出来的,花的都是七郎夫妻俩自己的钱!”

杜月娇哪里肯信,也不装客套了,刻薄反问道:“大伯母莫不是觉得我年纪轻,不通庶务?今日这席面,可不是七郎那点月例银子置办得起的!难不成大伯母是说,咱们韦家办满月宴已经到了要用新妇嫁妆的地步?”

“今日是阿弥的好日子,三少夫人的意思是我跟二郎这做义父义母的不该来?”刘绰蹙眉,刚要发作,手却被身旁的顾若兰按住。

杜月娇被刘绰那威严的眼神吓得一个激灵,忙道:“郡主想到哪里去了,我不过是说了几句玩笑话,郡主能来,我们欢迎还来不及呢!只是如今国丧刚过,七郎又还在读书,一个孩儿的满月宴就办得如此铺张,恐会遭人非议,于七郎的前程也有影响不是?”

顾若兰早就看这个三嫂不顺眼了。

此前她孕期,这女人便摆出嫂子的款儿,以“韦家人丁单薄,开枝散叶为重”为由,自作主张地挑了两个貌美丫鬟,要塞给韦瓘做妾,美其名曰“替若兰分忧”。

结果被韦瓘毫不留情地拒绝,并直接将人送还。杜月娇碰了一鼻子灰,更觉颜面尽失,将这怨气全记在了她头上。

顾若兰冷声道:“三嫂管好自己房中事即可,我们七房的事就不劳你费心了。”

“七弟妹,我也是一片好意。虽说你出嫁时,顾尚书给了丰厚的陪嫁,可如今他老人家已经不在了。七郎又尚未有功名傍身,手上没什么进项,你们两口子花钱如此大手大脚,日后可怎么办啊?”

“谁说七郎手上没有进项了?”顾若兰笑得骄傲又得意,“大名鼎鼎的“墨尘居士”又怎会囊中羞涩?区区一个满月宴,不过是兰台书肆半个月的进项,哪就用得着动用我的嫁妆?”

闻听此言,席间瞬间炸开了锅。

谁能想到作品于长安贵族小姐、文人雅士间广为流传的墨尘居士竟是国子监内那位清隽寡言的韦七郎?

而如今长安城内规模最大、话本种类最全的书铺,兰台书肆,幕后的老板竟是顾九娘子。

不止关中各处,就是洛阳也已经有了分号。

莫说韦顾两家的底子,单兰台书肆这一个进项,足可保人家夫妇二人生活富足无忧了。

一阵惊叹过后,众人再看韦七和顾九这对年轻夫妇,目光中已充满了钦佩与羡慕。

顾九娘子果然不负才女之名,难怪能与明慧郡主成为密友。

而韦七郎在国子监中也一直与李二郎齐名,人家不止诗文策论写得好,便是传奇话本也是信手拈来。

当即便有人跑到男宾席位上追起星来,更有甚者直接拉住韦瓘的手不放,催问起在更话本的故事进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