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润州暗战(2/2)
他语速平缓,却字字如刀,直戳李锜痛处。
席间,李锜部将皆露怒容,手按兵刃。
这不是明着骂他无能吗?
李锜眼中凶光一闪,强压怒火:“常侍此言差矣!老夫对朝廷忠心耿耿!些许小人作祟,岂能代表浙西?来,今日咱们不谈公务,喝酒!”
他试图转移话题。
杨九郎却自袖中缓缓抽出一页纸,正是丹阳账簿的抄录片段,“小侄今日并非空手而来。这上面可是清晰记着,某年某月,‘献节帅金千两,绸缎五百匹,以酬漕利’。这笔账,不知节帅府库可对得上?”
刘谦在一旁,手心全是汗,心中暗赞:杨九郎这是要把天捅破啊!
李锜脸色彻底铁青,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杯盘作响:“杨九郎!你休要血口喷人!拿一本不知从何处伪造的账簿,就想污蔑本帅?你这阉奴,受何人指使,竟敢来我浙西撒野!”
杨九郎缓缓起身,玄衣无风自动,气势竟不输李锜:“叔父,某奉的是天子诏,查的是国家账!虽人证物证俱在,但小侄却信得过叔父的人品,这才送上见面礼。叔父咆哮钦差,辱及天使,难道真的是想造反吗!”
最后一句“难道真的是想造反吗”,语气和缓却声如雷霆,震得整个宴会厅鸦雀无声。
李锜气得浑身发抖,手指杨九郎:“你…你…”
他恨不得立刻将杨九郎剁成肉泥,但残存的理智告诉他,此刻在众目睽睽之下杀死钦差,便是坐实了造反!
他派人声势浩大去驿馆接的人,满城的百姓都看到了。
这阉奴敢堂而皇之地送上一页账簿做见面礼,那剩下的部分是在他手中还是已经送去了长安?
他得抓紧时间派人调查清楚,务必要把丹阳县的账本拿回来。
双方剑拔弩张,气氛紧张到极点。
刘谦暗握袖中短弩,扮做护卫的胡缨悄无声息地护在他身前。杨九郎带来的护卫也结成阵势,虽人数劣势,却个个神色冷厉,显然是内侍省豢养的死士。
最终,李锜狠狠喘了几口粗气,猛地坐下,咬牙切齿道:“好!好!这份恩情,老夫承下了!时日还长,老夫倒要看看,你能在润州查出什么!望你…好自为之!”
宴席不欢而散。
是夜,李锜在府中暴怒如雷,砸碎了心爱的玉屏风。
“好!好个杨九郎!老夫倒是小瞧了这阉人的手段!”他眼中布满血丝,对心腹牙将低吼,“安排下去!找到账册后,立刻杀了他!我要他死得无声无息!这润州城...他进得来,绝不能活着离开!”
驿馆内,送走李锜次子后,刘谦深夜叩门:“常侍,李锜可能狗急跳墙。是否要先发制人?”
杨九郎正在灯下写信,头也不抬:“急什么?陛下要的是漕运畅通,不是浙西大乱。李锜不敢反——至少现在不敢。”
“为何?”
“因为他贪。”杨九郎搁笔,“时机未到,此刻反了,他的万贯家财、如花美妾可就都没了。这种人,最是惜命。刚才那位李二郎不是送来了不少美貌少女?我是没这个福气了,刘巡官还不去享用?”
刘谦惊得差点跳起来,“常侍慎言,我家夫人跟着呢!这样的玩笑话可莫要让她听见!”
果然,次日李锜便派人送来“病中手书”,表示愿配合“逐步交接漕运事务”,实则拖延时间。
杨九郎则在李锜次子的陪同下四处游玩。
一路醒来,早已较量多次:
李锜派人在运河制造“匪患”,杨九郎便让沿岸驿防兵剿匪;
李锜卡住漕粮北运,杨九郎就通过明州刘氏丛海路转运;
李锜煽动粮商闹事,杨九郎就杀人开仓平抑粮价...
这场博弈刀刀见血。
刘谦冷眼旁观,不得不承认杨九郎手段老辣:永远留有余地,却步步紧逼,让李锜日渐被动。
腊月二十八,年关将至。
游玩中的杨九郎突然下令:减免年关漕税,开放浙西与淮南商路。
消息传出,浙西商贾欢呼雀跃,对杨九郎感恩戴德。
李锜得知后,气得砸了最爱的一方端砚。
“好个阉奴...”在我的地盘收买人心!李锜狞笑,“某倒要看看,你能得意到几时!”
他唤来心腹,低声吩咐:“告诉长安那边,该动手了。就说...杨九郎与明慧郡主勾结,欲借漕运之权掌控东南。”
心腹迟疑:“节帅,明慧郡主是东宫旧臣,又刚刚产子...”
“正是要趁现在!”李锜眼中闪过狠毒,“陛下能容一个能干的臣子,却容不下一个结党的权臣!杨九郎是宦官,刘绰是外臣,这两人联手...陛下能安心吗?”
雨夜中,快马悄悄驶出润州,直奔长安。
而驿馆内,杨九郎正将一封密信投入火盆。
火光跃动间,他对刘谦淡淡一笑:
“如此正好,让我看看,长安城里,哪些人还念着这位‘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