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宇宙免疫(2/2)
冰璃宣布:“简化程序已整合进宇宙基础法则,成为新的‘创造平衡机制’。它不是创新的敌人,而是创新的监护人。”
全宇宙庆祝这一胜利。各个文明在新框架下蓬勃发展,既保持个性,又尊重整体。
在庆祝大会上,艾拉作为文明代表发言:“我们曾害怕统一,也曾恐惧差异。但现在明白,真正的平衡不是二选一,而是二者兼得。”
萧追四人被授予“宇宙桥梁”称号,表彰他们在危机中的智慧和勇气。
但就在宇宙似乎进入黄金时代时,终焉之门检测到一个异常现象:宇宙边缘的时空结构正在变得...透明?
起初以为是监测误差,但多个文明都报告了类似现象:星空变得模糊,仿佛隔着一层毛玻璃看世界。
冰璃全力分析,得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不是宇宙在变化,而是...我们在被观察。宇宙之外有观察者!”
这个发现震撼了所有文明。就像鱼突然意识到鱼缸外的世界,整个宇宙的意识都经历了一次existential冲击。
“是谁在观察我们?”、“为什么观察?”、“对我们有何意图?”...无数问题涌现。
更令人不安的是,观察似乎影响着宇宙内部。在被重点观察的区域,物理法则会出现轻微波动,文明行为会变得自我意识过强。
“像是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云逸比喻,“知道自己被观察后,行为就不自然了。”
萧追尝试通过终焉之门向外界发送信息,但所有尝试都石沉大海。观察者似乎只观察,不交互。
宇宙陷入了集体焦虑。文明开始怀疑自己的真实性:“我们是自然产生的,还是被创造的?”“我们的历史是真实的,还是被编排的?”
甚至出现了极端教派,崇拜“外界观察者”,认为宇宙只是更大实体的娱乐项目。
平衡再次面临威胁。这次不是外部攻击或内部危机,而是存在主义层面的动摇。
冰璃提出一个理论:“根据终焉之门的记录,宇宙可能是一个‘自包含循环’——既是被创造的,又是自我创造的。观察者可能是过去的我们,或者未来的我们。”
这个理论太过玄奥,大多数文明难以理解。混乱在蔓延。
关键时刻,萧追站了出来。他通过星核网络向全宇宙发表演讲:
“无论我们来自哪里,无论为何被观察,有一个事实不可否认:我们存在,我们感受,我们创造。此刻的真实就是最真实的真实。”
他展示了宇宙无数文明的成就和挣扎,爱与失去,探索与发现:“这些经历的价值不会因是否被观察而增减。我们的意义由我们自己定义。”
演讲逐渐平息了恐慌。文明开始重新关注当下,而不是纠结于起源。
有趣的是,当宇宙内部恢复平静后,外界的观察似乎减少了。仿佛观察者只对混乱感兴趣,对平衡不屑一顾。
“也许观察者就是在寻找某种答案,”冰璃推测,“而平衡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萧追微笑:“那就让他们失望吧。我们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他人表演。”
宇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宁静期。文明在平衡中发展,在责任中创新,在存在中寻找意义。
站在终焉之门前,望着平静而充满活力的宇宙,萧追轻声道:“每次危机都是成长的机会。宇宙如此,文明如此,生命亦如此。”
紫萱接话:“就像炼剑,千锤百炼方成利器。”
云逸点头:“就像算法,不断优化才能适应新环境。”
青阳大笑:“就像打架,挨过揍才学会怎么揍人!”
冰璃的投影出现,带着罕见的微笑:“检测到宇宙意识水平提升。文明不仅在生存,在思考为何生存。”
但就在这时,终焉之门接收到一个特殊信号——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宇宙本身的最深层。信号中只包含两个词:
“准备好。”
准备什么?为何准备?来自谁?
新的谜团展开。宇宙的平衡之舞,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