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舍人VS长门(2/2)
战斗瞬间升级。
舍人挥手,一颗求道玉化作巨大的金色光剑——金轮转生爆!撕裂空气,带着斩碎星辰的气势劈向天道佩恩。
“万象天引!”天道佩恩改变力场,强大的吸力试图偏转光剑的轨迹,同时,“封术吸印”展开,尝试吸收光剑上的查克拉。但他很快发现,转生眼的力量层次极高,吸收起来异常艰难且充满风险,那光芒中蕴含的意志几乎要反冲他的精神。
“没用的!”舍人冷喝,光剑威势不减。
就在这时,小南动了。数以亿计的起爆符如同白色的洪流,从四面八方涌向舍人,试图干扰他的攻击。
舍人头也不回,另一颗求道玉化作球形屏障瞬间展开——“银轮转生爆”的微弱应用,剧烈的斥力风暴将所有靠近的起爆符尽数弹开、湮灭,连爆炸的机会都没有。
然而,这点耽搁已经足够。天道佩恩险之又险地避开了金轮转生爆的主刃,但衣袖依旧被擦过,瞬间化为虚无。
“地爆天星!”天道佩恩双手合十,核心黑球飞向高空。
舍人抬头,感受到那强大的引力。“哼,模仿六道仙人的拙劣伎俩!”他并未躲避,而是将大量转生眼查克拉注入求道玉,“看我先碎了你这颗核心!”
金色的光芒冲天而起,直击地爆天星的黑核。
也就在这一刻,长门的本体,隐藏在塔底深处、被各种器械和外道魔像查克拉黑棒连接的长门,因为全力催动地爆天星和应对舍人强大的攻击,对身旁那些精密容器的控制出现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波动。那些容器里,正是他利用外道魔像能量和自身细胞培育出的“尼人化”原型基因种子!
轰隆!
地爆天星的核心在舍人的金色光柱冲击下剧烈震颤,虽然未被完全摧毁,但聚集岩石的速度大大减缓,最终形成一个不规则的、较小的岩石球体,威力大减。
但舍人的攻击也并非毫无代价,持续动用远超自身负荷的转生眼之力,让他借来的力量开始出现不稳的迹象,周身金光微微闪烁。
“你的力量,并非完全属于自身。”天道佩恩看穿了这一点,“降临于此的,也并非你的本体吧?一道投影,也敢妄称神明?”
舍人脸色阴沉,他的时间不多了。他必须速战速决。
“就算只是投影,清除你这等污秽,也足够了!”他再次凝聚力量,更多的求道玉开始变形,整个空间都因这股力量而颤抖。
长门本体所在之处,因为刚才的全力施为和舍人攻击带来的能量震荡,一根连接着他身体和外道魔像能量提取装置的查克拉黑棒,出现了一道细微的裂痕。一丝极其精纯、却已被长门初步改造过的辉夜本源能量,混合着长门自身的轮回眼瞳力和阴阳遁之力,发生了轻微的泄露。
这丝泄露的能量并未扩散,而是仿佛受到吸引般,融入了旁边那些培育“尼人化”种子的容器中。
容器内的液体瞬间沸腾,然后又诡异地平静下来。里面的基因种子发生了不可预知的异变,其活性骤然提升,但其性质变得更加隐晦,更难以探测,同化的过程从原本设想的“迅猛爆发”转向了“缓慢渗透”。
高塔上方的战斗已进入白热化。舍人发动了狂风暴雨般的攻击,金轮转生爆、银轮转生爆交替使用,求道玉变化万千。天道佩恩则将轮回眼的能力运用到了极致,神罗天征、万象天引、封术吸印、甚至偶尔召唤出的通灵兽进行干扰,配合小南无处不在的纸式攻击,艰难地抵挡着。
舍人占据了上风,他的力量层次更高,更接近本源。但他无法真正摧毁天道佩恩——这只是一具傀儡。而他的力量加持时间正在飞速流逝。
终于,在一次激烈的碰撞后,舍人周身的金色光芒剧烈闪烁,然后迅速黯淡下去。月球上,巨型转生眼的光芒平息,舍人的投影变得虚幻起来。
“啧……时间到了吗。”舍人感知着迅速消退的力量,心中满是不甘。他没能彻底摧毁对方,只是进行了一场无意义的消耗战。
“看来,你的‘神’之力,无法持久。”天道佩恩虽然略显狼狈,但依旧站稳了身形。小南也重新聚集起来,警惕地看着舍人。
“长门,我记住你了。”舍人的投影开始变得透明,声音却依旧冰冷,“你的计划肮脏而愚蠢,你根本不明白‘母亲’的力量意味着什么。你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玩火自焚。待我真正降临之时,你和你可悲的计划,都将化为尘埃。”
说完,他的投影彻底消散,只留下被破坏得一片狼藉的高塔顶部,以及冰冷的雨水重新落下。
天道佩恩(长门)沉默地注视着舍人消失的地方,轮回眼中看不出情绪。
“小南,”良久,他开口道,“加快进度。我们的计划,看来引起了某些不该存在的存在的注意。必须在他们再次干扰之前,完成‘尼人化’的播撒。”
“是。”小南点头,但她心中却有一丝不安。刚才战斗的能量波动,以及舍人话语中透露的信息,都让她感觉长门的计划,或许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危险。
长门立刻检查了本体的状况和那些珍贵的“种子”。他发现了那根破裂的黑棒和能量泄露的迹象,心中一惊。但仔细检测后,发现种子活性大增,似乎更“完美”了,只是其扩散模式发生了改变。
“是因为刚才的战斗能量刺激,意外优化了它们吗?”长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他认为这是因祸得福,或许是外道魔像能量、自身力量和外来压力共同作用下的良性突变。
他不再追求原本设计的、通过一场覆盖全球的大暴雨实现的“瞬间尼人化”。那种方式需要积蓄的能量太多,目标太大,容易被干扰。现在这种子似乎更适合“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