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滇海传奇 > 二百六十八章杜良惶恐寻抚慰龙洞暗藏有玄机

二百六十八章杜良惶恐寻抚慰龙洞暗藏有玄机(1/2)

目录

第二百二十八章杜良惶恐寻抚慰龙洞暗藏有玄机

祸福事前有征兆,留有余地望归途。

多行不义遭灵孽,心无苍生难辨识。

“陛,陛下,蝗灾。”

“上一次蝗灾还是刚从凤凰城搬进这龙城当年,杜良舟车前来,见滇海,满目疮痍,蝗虫如同乌云,犹如黄烟四起,落在哪里,那里就寸草不生,漂浮遍野,民不聊生。

连续三年蝗灾,让滇海雪上加霜,民间烟熏火燎,也无济于事,庄稼颗粒无收,穷人人家饿死十之三四,争相食物。

谣言四起,有的说惊动了抚仙孤城遗址之下的亡灵恶魔,有的说亡国之症,还有的说滇海祸起萧墙,主弱臣强,这是篡谋之证,亡君之相。

杜良为避人耳目,御众收心,一度打消了弄死艾扎的念头。他不得不下令:“穷苦之人,可以抓逮蝗虫为食。”

蝗虫一度消失,杜良暗地里制造谣言:“火龙果逃亡势力,死灰复燃,变成了蝗虫来糟蹋滇海,被吃了,其鬼魂消散,蝗虫自然消失。”

现在,潘建如此慌张,暗淡的灯光下,火焰清风中摇曳,星星被限制在天井里,自己也成了坐井之蛙。

杜良问:“你慢慢说,再一惊一乍,给我滚出去,整理好情绪再说。”

潘建装作镇定自若的样子,慢条斯理的把蝗虫到皇城,寝食了草木,就连水中也堆积了蝗虫的尸体。

这次蝗灾和以前不同,以前蝗虫吃光草木,就飞走了。这次蝗虫吃光草木都死了,不知为何?

第二天翌日,杜良并没有黄罗伞盖,也无旌旗鎏冕,令潘建调遣三千羽林护卫,把四轮御车围在中间。

出望天殿右转,杜良站定,举目四望,周围死气沉沉,未见城外土垒,也未见弓箭射城。

望天殿门前青松翠竹,冬日寒风冷阳中,变得苍老黝黑,杜良问潘建道:“哪里来的蝗虫,一切如初?”

四门探报平安,他看了一眼对面的龙殿,想着你们的人应该归西了,都陪葬艾扎,这一切都是命。

“谁让你遇到了我。”杜良自语道。

潘建低声对杜良道:“陛下,这望天殿九龙护罩,紫气环绕,覆被帝王,任何污秽不能近前,您到背后龙湖一看,究竟必现。”

杜良看了潘建一眼。潘建心领神会,指挥护卫推着杜良,沿着望天殿西墙,向龙湖而来。

前面一队人马惊慌失措往这赶,近前,杜良才看清是黄标和其儿子,走到杜良面前,黄标站驻,稳定情绪,黄标带随从给杜良施礼后,众人退下,黄标道:“陛下,昨天艳阳高照,我等晾晒谷物,蝗虫掠城,蚕食寸草,我那百担糙米,未能及时收集,被蝗虫啃噬殆尽,军中无粮,难以持久。”

黄标的话还没说完东城城门将军韩民带三五随从快马而来,见羽林簇拥,宫廷阵仗,让他心有余悸,甩登下马,见黄标面前的正是陛下,他把缰绳递给随从,令其远待,自己跑到杜良面前,扑通跪地大声道:“大柱国大将军张彪大人遣小人向陛下禀告:“蝗虫入东城,破坏花草林木,破仓廪府库,粮草损失二三,溪流水源尸积如山.......”

东城和西城都毁坏了粮草,破坏了水源。这龙湖周围青竹松柏,也都光秃秃,水面像是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稻草。

杜良没有给黄标和韩民任何回复,而是挥挥手,令两人退下。一旁的潘建也给两人使眼色,示意众人闪开一条缝,杜良来到湖边,坐在一块石头上,仰天长望,无声叹息。

潘建令一名兵士,在水边抓了一把这稻草一样的蝗虫尸体,水面稍微震动,水波未现,又恢复如初。这士兵把蝗虫尸体放在杜良面前的地上,退下。

杜良低头看了一眼,脚下的死虫子,抬头盯着龙湖,仰起头,见乌云自东北现,众人也顺着他的目光。

乌云移动,韩民有经验,昨天的乌云变成了蝗虫,吃光了皇城的一切,就连藏于库中的粮草也损失惨重,今天又是乌云,太远,他辨别不清,有没有信使,所以他不敢言语。

倒是这黄标,心直口快道:“又是蝗虫,快,快令陛下回宫......”

众人惊慌失措,乌云突然消散,虚惊一场,杜良看着黄标道:“寡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稍安勿躁。”

黄标唯唯诺诺,矗立一旁。

潘建道:“陛下,我们该回宫了,这蝗虫污秽不吉利。”

“蝗虫尸浮遍布,恐生瘟疫,尔等为之奈何?”杜良问道。

众人面面相觑,潘建见没人回答,恐杜良责难谴罪,就说:“看这蝗虫不像中毒,或许是吃树叶,喝冷水撑死的.......”

黄标接话说:“肯定是撑死的,不如发动将士,烹饪食用,可解数日餐食。”

杜良对于黄标插嘴,没有责备。潘建看黄标这个露头青,自作聪明,就撤身把位置让给黄标。

众人七嘴八舌,都赞同吃虫子,还说:“早在龙归皇城之时,陛下也赞同食用,可消灾免难。”

也有人说:“如果飞来鸟,便可清除脏污,净化水源,毕竟水和食物缺一不可。”

杜良突然说话道:“对,寡人,我希望有鸟来,把鸟儿撑死,岂不是更多美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