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 第917章 造不造车?这是个问题!

第917章 造不造车?这是个问题!(1/2)

目录

去往开会的路上,老人想起前两天的一次会议。

已有不少人对彼岸与陈默提出质疑。

最近几年彼岸就像洲际导弹的研发速度一样,发展的太快了。

即便他们掌握着彼岸的数据,但是每年看一次还是快到出乎了他们这些人的意料。

这种崛起速度代表着失控,失控意味着不稳定,这是那些人所不愿意见到的。

深圳的小马、京城的小李都被他化敌为友,刘强东、雷军等人亦与他互为臂助,如今互联网格局早已攻守易势。

眼下能勉强与彼岸抗衡的,只剩阿里的老马。

其实无需陈默提醒,老人早对蚂蚁的风险有所关注,甚至此前专家学者公开点评蚂蚁模式的言论,亦是他暗中推动,最终却不了了之——这背后何尝不是制衡彼岸的策略?

在某些人眼中,陈默的家国情怀无懈可击,彼岸的商业模式也无可指摘,唯独其体量已构成系统性隐患。

“以合作之名成立彼岸系,实则拉帮结派。

青藤、梧桐两座学院先后建立,无不彰显其野心。

彼岸系这么大的体量,万一变质腐化造成的影响力和破坏力”

这是那些人的原话,在他们眼里,彼岸的存在那可是比恒大、蚂蚁还要来的严重,亟待解决的问题。

好在陈默前不久在年会上公布的员工持股计划,算是走对了一步棋。

古往今来,自上而下,无非‘博弈权衡’四字而已

以他所处位置不便明言,他相信以陈默的智慧能听懂他的忠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战场,只要他在一天,便不会让外力轻易干涉。

这等能带动整体华夏经济的商业人才,需要做的是保护而不是破坏!

老人叹了口气,收拾情绪步入会场,继续日理万机的工作.

回到彼岸科技园,陈默面色凝重。

他思考的时候总是格外严肃,以至于从地下停车场到办公室这一路上,几位本想打招呼的员工,见他神情专注、眉头紧锁,都没敢上前打扰。

走进办公室,他对助理吩咐:“小段,接下来一个小时,别让任何人打扰我。所有事延后处理。”

“好的,Moss。”

陈默从抽屉里取出一个笔记本写写画画——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

不一会儿,纸上出现了“造车”两个大字,后面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彼岸长期以来专注于软件领域,虽然也投资布局了一些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但整体而言,离制造业还相差甚远。

跨界,亦有不同。

如果小米去造车,它已有零部件整合和制造经验,不算从零开始,攒台手机是攒,攒台车也是攒,无非制造工艺、零部件上了一个维度,去造车事半功倍。

这就像网球职业选手费德勒去打乒乓球,拿起乒乓球拍按照网球的打法,上手非常快,虽然姿势有些不正规,但很快就能打的有板有眼。

可彼岸更像王语嫣——武学理论天下无双,真要自己下场跟人动手,就是另一回事了。

而且雷军这家伙工作起来那是真的拼,比他可努力多了,毕竟‘中关村劳模’名声在外,可不是空穴来风。

陈默又比较懒,好不容易把集团事务交给陆奇和’。

最重要的是新能源车现在是蓝海不假,几年后车造出来杀成红海,血雨腥风,外商、友商脏水遍地,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估计利润还不如《荣耀世界》来的多。

何必呢?

造不造车?是个问题。

但此刻的陈默仍倾向于让雷军自己去造,他来“卖铲子”——提供智驾系统。

陈默现在就像一个一直想躺平拉磨的驴,鞭子不抬起来,他肯定是不会主动往前走的.

“造车?狗都不干。除非上面搞摊派。”

陈默心想。

有小米这个更合适的选择,京城这边应该不会强行指派彼岸。

希望这只是领导的一次临时起意的口风试探。

虽说造不造车暂时没有定论,但对于特斯拉在沪市合作建厂,陈默觉得可以提前做一些工作把这事搅黄。

因为特斯拉正是因为在华建厂,解决了产能问题,反哺世界市场才有了新的盈利增长点,为外国马的SpaceX持续源源不断的资源。

这让陈默有种国内工厂每卖出一辆特斯拉,都是在给星链做贡献的既视感。

更何况,特斯拉全国跑,很难不让人怀疑地理数据收集的可能性——滴滴的事才过去没多久。

这一次,他不打算写报告,反正写了也没啥用,最终还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比较靠谱。

陈默现在就想把这两马和老许的饭碗砸掉,不仅有瘾,而且瘾还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