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社畜逆袭:从小米开始反卷互联 > 第920章 蝴蝶效应,开始组团

第920章 蝴蝶效应,开始组团(1/2)

目录

此刻马斯克陷入了‘冰火两重天’的境地。

跟特斯拉陷入‘产能地狱’相反的是,SpaceX的发展如有神助,势不可挡,不断刷新航天业的纪录,成为全球瞩目的明星。

去年,SpaceX创纪录地执行了18次发射任务,全部成功!

2月6日,SpaceX的FalnHeavy火箭成功首飞,成为现役运力最强大的火箭。

它将马斯克本人的樱桃红色特斯拉跑车送入火星轨道,这场极富科幻色彩和营销天才的表演,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现象级的轰动。

由于技术成功和商业前景广阔,SpaceX在此期间成功进行了大规模融资,估值不断攀升,资金充足。

SpaceX的成功和高估值是马斯克巨大的信用背书,否则特斯拉甚至都熬不过去年的冬天.

因此,如果能在华夏本地建厂,特斯拉车型就能通过本土生产避免进口关税,从而大幅降低成本,使Model3等车型的价格下探至更具竞争力的区间。

此前,当地有关部门还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甚至远超他预期的优厚条件,包括但不限于低息贷款、廉价土地、税收优惠和快速审批流程——这些都将极大缓解特斯拉的资本开支压力。

十亿元而且还不是美元而是人民币,地价只有周边的一半,简直跟白送没什么两样。

至于协议中要求的每年纳税额和就业岗位数量,他想都没想就一口答应。

反正就像说要捐一亿美元作军费支援一场还没发生的战争,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先吹出去再说。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真捐又如何,靠流量赚来的钱早就远远超过当初吹出去的牛逼。

如果战争没发生,自然也就相安无事。

就像如果特斯拉将来真的陷入困境、濒临破产,那些协议条款也不过形同废纸。

这次出访出乎意料地顺利,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对方还需要走一些申请审批流程还是比较繁杂的。

预计八月双方就能正式签约,明年初开始建厂造车!

到那时,天上飞的、地上跑的,他全都要掌握手中!

马斯克胸中野心燃烧,问鼎全球首富似乎不再遥远。

但他并不知道,就在华尔街资本暗中围剿小米、他自己也将目光投向东方之际,

遥远的东方,也有人正在酝酿一场针对他的——

“截胡”行动……

4月中旬,沪市,彼岸科技分公司的一间会议室内,坐着三位气质迥然不同的人:

蔚来汽车的李斌、小鹏汽车的何小鹏、理想汽车的李想。

此时的“蔚小理”尚未成长为日后的行业巨头。

他们齐聚于此,是因为背后共同的金主——彼岸科技。

过去两年间,彼岸联合腾讯、百度、顺为资本等,已向这三家企业投入了数十亿资金。

蔚来汽车当时在国内处于明显领先地位。

其首款量产车ES8已于去年12月16日上市并开启预订,计划于当年上半年启动首批交付,成为“蔚小理”中最早实现量产落地的品牌。

因此在去年11月,蔚来完成由彼岸与腾讯领投的超10亿美元D轮融资,估值逼近50亿美元,总融资额超过20亿美元,高居国内新势力之首,并计划在年底前推进上市。

相较而言小鹏汽车发展稍晚,首款量产车型G3已于去年10月实现小批量下线(约数百台),但主要用于内部测试和用户体验,并未大规模对公众交付。

大规模交付计划定在今年年底,由于更加注重自主研发,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并且采用相对更务实的互联网科技风格的打法,1月末得到了彼岸联合百度领投的B轮融资,总额22亿元人民币。

尽管当时阿里也曾竞逐投资,但因何小鹏与雷军私交甚笃,最终选择了彼岸与顺为。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累计融资额超过50亿元人民币(约合8亿美元),估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而理想汽车的发展路径最为独特,李想其最初规划了两款产品:一款小型SEV(低速电动车)和一款大型SUV。

由于SEV政策不明朗,李想果断暂停了SEV项目,将全部精力投入到首款增程式电动SUV的研发上。

这种独树一帜地坚持增程式电动的技术路线,以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很快引来了陈默的关注。

最终彼岸带着百度、经纬华夏、首钢基金,几家一共投了30亿,其中彼岸一家就出了一半,主打一个财大气粗,不差钱。

会议室门打开,三人见到来人立即起身,连一向脾气偏硬的李想也格外恭敬地问候:“陈总.”

陈默摆手示意,“不用客气,都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