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听~是财富的声音!(1/2)
蚂蚁集团官方宣布,启动在上交所科创板和香港联交所有限公司主板寻求同步发行上市的计划。
这个消息也标志着蚂蚁Pre-IPO进入最关键的冲刺阶段。
蚂蚁的估值在Pre-IPO轮中呈现出惊人的跳跃式增长,要知道上一轮融资时,由于故事足够好听,其估值约为1800亿美元。
到现在Pre-IPO轮,在短短一年内,其估值飙升至约3000~3500亿美元,近乎翻倍。
这种体量下的增长速度极为罕见,充分反映出市场对其盈利能力和增长潜力的极度乐观。
可以说,蚂蚁上市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一场空前的“资本盛宴”。
至于能否“绝后”,则取决于是否会有如彼岸集团或华为这类巨头改变策略选择上市。
此次IPO原本有望成为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公开募股,而Pre-IPO轮则是这场狂欢开启前最后、也最拥挤的“派对入场券”争夺战。
一时间,国内外资本机构闻风而动,纷纷希望从中分得一杯羹。
在普遍预期中,能够参与蚂蚁Pre-IPO被视为“稳赚不赔”的投资。
市场普遍预测一旦上市,相较于Pre-IPO的价格,股价会有显著的“上市溢价”,普遍预测首日涨幅可能达到20%-50%,这意味着巨大的无风险套利空间。
大量机构资金代理人挥舞手中钞票,挤破头都想参与其中,但份额极其有限,他们就像普通的消费者在抢夺份额不足的快消品一样。
从5月下旬蚂蚁公布消息到6月上旬的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很多大型基金最终拿到的配额远低于其预期。
最终蚂蚁Pre-IPO轮的主要投资方确定下来,包括华夏最大的主权财富基金——华夏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华夏S保基金、建行旗下投资平台、邮政集团等。
它们的参与被视为对核心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的战略投资,更向市场传递出强烈的信心背书。
除了“国家队”,还有众多全球顶级投资机构云集,如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淡马锡、马来西亚国库控股、凯雷投资集团和华平投资等。
进入投资名单本身已成为机构实力与地位的象征,而更多资本则只能望蚂兴叹。
蚂蚁金服Pre-IPO的火热也迅速传导至大众层面。
如果有一个明显稳赚不赔,短期暴利的生意,放在大众面前,会引起怎样的轰动?
为了满足普通投资者的需求,蚂蚁联合易方达、汇添富、华夏、鹏华、中欧五家基金公司专门设立了5只“创新未来18个月封闭混合基金”。
这些基金将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蚂蚁集团的IPO配售。
市面也出现不同的声音,比如境地金融诈骗、P2P暴雷等等言论。
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未真正吸取教训。
“ZFB可是马爸爸的产品,这么大的企业怎么会骗钱呢?”
陷入狂热的人们给出他们的答案。
这5只基金在支付宝平台上被迅速抢购一空,吸引了超过1000万投资者认购,规模达600亿元,成为现象级产品。
还有翘首以盼等待几个月后蚂蚁上市后打新的股民。
根据媒体爆料蚂蚁金服上市提供给外界的股份为3.34亿股。
按市场和各种金融分析师预测,阿里上市首日的涨幅可能高达50%以上,甚至100%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以说只要能抢到蚂蚁股票就是赚到,不少股民不惜拉爆杠杆同时计划在A股和港股同时打新,意图捞笔大的。
就连商场抢鸡蛋大妈,地铁抢座位的大爷现在都知道有个什么蚂蚁上市能赚钱。
无论是专业机构还是普通散户,在18年的6月市场情绪都达到了狂热的顶点。
蚂蚁集团被神化为“永不落幕”的科技金融巨头,其IPO被视为新世纪以来绝无仅有的投资机会。
除了战略投资者,手握股权的蚂蚁员工成为最令人羡慕的受益群体。
蚂蚁总部周边三、四公里内的二手房挂牌价迅速上调,平均涨价30万至100万元,且“一天一个价”,房市从升温迅速演变为“飞升”。
甚至有网友戏称:
“蚂蚁金服上市,除了股东员工欢呼,卖大平层、卖别墅的脸上笑开了花,这么高兴的事儿是不是也得喝两杯,卖茅台的也在欢呼。”
这段时期的紧急加班让蚂蚁的员工们真把这些当成了自己的‘福报’来看待,但他们不会关心这些福报都是哪来的?
或许即便知道他们也不会在意,天塌了还有个高的顶着,毕竟他们只是干活的。
随后职言上有人爆料,当蚂蚁宣布上市计划之后,蚂蚁总部整栋大楼,所有员工集体欢呼起来,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一时间,在杭州公园里的相亲角,蚂蚁员工也顿时成为最受追捧的“硬通货”,吊打其他一切条件,无论是入了编的、下了海的还是读了博的,在当前碰到蚂蚁没有任何可比性。
有媒体按招股书算了笔账:如果蚂蚁上市,蚂蚁王老马持有旗下君瀚和君澳两家公司又交叉控股蚂蚁集团50%的股权,换算后将具有蚂蚁金服8.8%的股份。
现如今蚂蚁集团估值足足高达3600亿美元(约2.3万亿人民币),仅仅这8.8%股份就相当于2024亿元财富!
今年3月份福布斯富豪排行榜,前三分别是彼岸陈默财富4241亿、老马财富2387.4亿排第二,小三是恒大的老许,身价在2125.2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