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丑话说在前头,账算在明处(2/2)
李龙这么一说,院子里的气氛才又好了起来。李青侠过去取了网说道:
“俊峰,你还记得当时逮鱼卖钱是吧?走,咱们去小海子转转,看看还能不能逮到那么些鱼了。”
李青侠本意是让李俊峰实地感受一下,免得不相信心有不甘。毕竟这些都是晚辈,他也不想晚辈太难堪。
“走走走,要不累的话都去,我开车带你们过去。”李龙笑了笑说,“正好弄点鱼回来晚上炖个鱼汤。”
“你们去吧,我宰个鸡。”李建国说道,“下午饭咱们早点吃。”
说归说,毕竟是老家来人,该有的招待肯定还是要有。
这么一说,李俊贤和陈前行两个人表情轻松了一些。李俊峰则说去前院给媳妇说一声然后就去。
等一行人坐着吉普车到了小海子,发现这里有人正在下网了。
“转一转,换没人的地方撒两网。”李青侠提着口袋在前面,李龙他们跟上。
找了一处相对平静的水面,李青侠把撒网取出来,捋好后交给李俊峰:
“会不会撒?还能不能撒?”
“那咋不能哩?”李俊峰笑了,“那没事的时候经常在大河里撒网哩。就是大河里鱼太少,撒个十来网,能逗个把斤小鱼。”
李俊峰是知道这小海子的鱼量的。以前他甚至觉得这里面就是巨大的鱼窝,怎么可能有这么多的鱼?
毕竟这附近有好几个生产队,这些人不逮鱼的吗?
后来李龙给他们说了,他们才明白。不是所有人都是会逮鱼吃鱼的,他们老家村子靠着河,自然从小就知道逮鱼吃鱼。
但这村子里人来源复杂,有些是从黄土高原上来的,有些老家本身就没什么大的河湖,还有些本地人祖上从甘陕青宁过来的,不吃鱼。
所以这小海子和后面的大海子鱼才能这么多。
要是放老家,这小海子里的鱼能坚持一年,都算是运气好了。
李俊峰把网重新捋了一下,然后拧腰转身挥手,网撒了出去。
不是很圆,但也很不错了。
撒网刷的一声落水,听着很舒服,李俊峰是老手,并没有立刻收网,而是一边等网沉底一边笑着说道:“那时候鱼真多,还有老家大河里没有的五道黑!那鱼可好吃了……”
感觉到网都沉底了,李俊峰才开始慢慢收网绳。
偶尔能看到一两条小小的鲫鱼从撒网的网眼里窜出来。这撒网是一指半的,十厘米以下的小鱼是网不住的。
李俊峰觉得这地方不错,距离不远就有芦苇丛,这里是个回水湾子,应该会有鱼在这里聚着。
所以他信心十足的把撒网提了起来,边提边说道:“咋说也得逗条大的!”
他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注意了。
撒网底纲出水,有鱼在网里蹦达,李俊峰脸却黑了下来。
网线是土黄色的,一眼就能看出来,这里面除了两条一筷子长的鲫鱼和一条巴掌宽的鲢鱼苗子,剩下的就是几条不大的小鲫鱼了,有一条头还卡在网眼里,使劲蹦着,等李俊峰把网提到岸上,那鱼猛的一甩尾巴,挣脱出来,跳了两下,然后就落入水中逃掉了。
“有鱼就好啊。”李龙笑着说,“晚上有鱼汤喝了。”
“我再撒一网!”李俊峰不服气也不甘心,等李俊贤把鱼捡到桶里之后,重新捋网。
“这里鱼真多!”李俊贤有些兴奋,“这随便一撒就有这么些,那以前得有多少啊!”
“多少?”李青侠笑着说,“以前这里的鱼,一到开春,鱼不是一条两条的死,是一坑一坑的死,一渠一渠的死啊!”
“这么多?”李俊贤眼睛都放光了,他扭头看向李龙:“小龙叔,你说我们要没活干的时候,能不能到这里来逮鱼?”
“行啊。”李龙点点头,“肯定行。”
“嘿!”李俊贤扭头冲陈前进笑笑,陈前进很默契的点点头。
两个差不多大的小伙子共同语言还是不少的,以后又是要住一起的,来也是一起来的,那自然没得说。
李俊峰再一网撒出来,这回就只有一条巴掌大的鲫鱼了。
他脸色顿时就不好看了。
鱼果然少多了。
这时候下网的人已经把网下好,过来打招呼了。
也姓李,老家河北,来的人算疆二代,比李龙略大,和他们没在一起玩,人家比较独,喜欢在自己的圈子里玩,名叫李维刚。
和李青侠打了招呼后,便和李龙聊了起来,主要是想问问今年打瓜籽的价格怎么样。
“我也不清楚,得等到收打瓜籽的人过来再问价,应该和去年差不多吧。”李龙知道打瓜籽的价格至少几年内会维持着,不会涨起来。
毕竟消费市场就那么大,现在这价格已经算挺高的了,再涨就没人买了。
“今年我们家种了十五亩打瓜,目前看长势还行。”李维刚笑着说道,“如果还能维持这个价,明年我们就打算多种一些。对了,你家明年种啥?”
“不清楚,可能种棉花吧?”李龙说道,“我这回去六户地,看那边棉花种得不错,想着这个有棉麻公司收,比打瓜籽保险一些。”
“种棉花?咋种的?”李维刚有些意外。
“点播,用薄膜,投入的成本要高一些,不过一亩地好的话收一百公斤,棉花价格两块多钱,也行吧。”
主要是盐碱地也能种,不像打瓜挑沙地,普通地块种着亩产就低一些。
这时候李俊峰又撒了一网,出来两条小鲫鱼和一条大点儿的狗鱼。
“边上没啥鱼了。”李维刚看着就说道,“我们在那边下网,一条网能逮个一两公斤就不错了。”
“能逮上大的吗?”人家主动问话,李俊峰急忙问道。
“看运气,运气好了,能逮条一两公斤的鲤鱼,要是运气不好,就都是鲫鱼。”李维刚摇了摇头说道,“比不前两年了。”
其实也不是没有鱼,主要是经常下网,这鱼也聪明了,大鱼都跑中间去了。李维刚这种就在边上下网的,连轮胎都不用的,自然是逮不到大鱼。
不过人家本身也不是为了卖鱼,就吃的话,鲫鱼已经符合人家的要求了。
自家人说话还有疑虑,这碰到外人也这么说,李俊峰算彻底死心了。
网就让李俊贤接了过去,换了地方撒了几网。虽然也几乎全是鲫鱼,但他是真高兴。
至少有收获啊!
就连陈前进也试了几网,不过他撒网技术一般,半圆甚至一条线也有,所以就试了三网,就不撒了。
鱼是够吃了,李龙和李维刚又聊了一会儿,一群人提着鱼就回去了。
而李家明年打算种棉花的事情,开始在队里传播开来。上一次李龙说了,有些人不太相信,这次又说了,有些人就开始打听起来。
跟风,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