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剑走偏锋的大明 > 第九百零六章 不收宝钞

第九百零六章 不收宝钞(1/2)

目录

陈循围着纺机兴奋地喃喃:“妙啊,妙啊,增加了纱锭,这是啥,怎么轻轻一动,纺机就动起来了?”

于谦已经仰着头看向屋顶,在屋里什么都看不出,但他刚才进作坊时就留意到了,他道:“是风!”

看完纺机看织机,陈循看到女工竟能织出双面提花,立即凑到潘筠身侧,殷勤地问道:“国师,这新式纺机和织机是国师所造?”

潘筠:“是工部纺织司的大人和工匠们的功劳。”

“那也少不了国师的指点,”陈循搓着手道:“自国师到工部,不仅造出了风力水车,改良了各式农具,还造出这样的纺机和织机,实乃国之幸,国之幸啊~~”

历代皇帝信任的道士要不是耗费国财蛊惑皇帝炼丹吃药和修建道观,而是像潘筠一样喜欢造这样利国利民的器物,他们何至于如此防备道士参政?

陈循小心翼翼地问,新式的织机和纺机能不能给江宁织造局一批?

陈循已经快速打起算盘来,对皇帝道:“如今海禁大开,我大明的布匹在海外极受欢迎,市舶司大可以接过一部份商贸,江宁制造除了贡上的丝绸外,也可以做些普通丝绸和布料往海外去,不仅可以填补陛下私库,也可填补国库。”

江宁织造局,听上去很大,其实所造之物只供皇帝和达官贵人所用。

可即便如此,里面也有工人三万人,辐射居民达十二万,每年的产值达到八百万两白银。

当然,这是户部的统计数据。

正值国库艰难之际,江南劳动力又严重过剩,陈循能想到让江宁织造参与海贸,为国库赚外汇已是难得,但在潘筠看来,这还不够。

潘筠道:“为何不公布新式织机和纺机,让世人都可以定制购买织机和纺机,如此一来,不仅江宁织造的产能提高,整个大明的纺织业产能都在提高。”

陈循张大了嘴巴:“这,那江宁织造还哪里有优势?”

于谦瞥了他一眼,和潘筠道:“关键在于,产能突然大幅提高,怕是会让很多工人失业,市面上对棉、麻、蚕丝等的需求量也会增大,怕是不过两年,就会挤占粮食的耕地。”

陈循瞬间反应过来,连连点头道:“对,对!”

潘筠道:“第一点,两位大人,如今大明是真的劳动力过剩,还是因为人没用到实处?”

于谦和陈循沉默。

潘筠道:“修路、铺桥、建房、挖矿,哪一样不需要人?若废去劳役,做这些事便能如种地、纺织一样赚到养家的工钱,天下还会有流民吗?”

陈循瞪大双眼,失声道:“这怎么可能?这得需要多少钱?”

潘筠摊手:“所以本质在于没有钱,若朝廷有足够的钱呢?”

陈循咽了咽口水,去看皇帝。

皇帝亦耳鸣不止:“劳役……我中国两千余年之政,若在朕手上废除,却又不伤国库,那……”

潘筠平淡地接道:“陛下将名垂千古!”

于谦比他们都冷静一点,沉声道:“不止在于钱而已,钱之后得有实物作为支撑,比如粮食!”

“所以,提高农业产能至关重要,”潘筠道:“国家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不能独尊一项,否则,天平不衡,独木难支。”

于谦心里多了许多计较,陈循也垂下了眼眸,皇帝更是壮志满怀,就连汪皇后都觉得热血沸腾,回去的路上脸颊一直是红的。

等进了城,潘筠就邀请帝后去吃午饭。

汪皇后自入主坤宁宫之后就没逛过街,此时见大街上如此热闹,她立即看向皇帝。

这一点愿望皇帝还是能满足她的,皇帝便牵着她的手一起:“走,你们想吃什么,我请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