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537章 五二式步枪定型

第537章 五二式步枪定型(1/2)

目录

第537章五二式步枪定型

第一轮的精准度和射程实验高标准通过,新枪的表现比之前的燧发枪不知强了多少倍,射程和精准度都大幅提升,让几名参加实验的士卒都对新枪爱不释手。

接下来则是射速和威力实验,陶广义还特意让人搬来了一台小型座钟,用来掐点计时,几名士卒分别进行了一分钟射速实验,结果并未比老枪强多少,但也能勉强接受。

以前装备的燧发枪,在枪内预先装填一发的情况下,大部分士卒都能打出四枪左右,三枪是保底,如果一分钟还打不出三枪,那说明训练度不够,四枪则是平均数,手快的优等射手普遍能达到一分钟五枪,个别变态能打出六枪,平均12到15秒装填击发一次。

而这次实验所用的新枪,因为使用线膛和米涅弹的缘故,导致装弹的时候摩擦阻力增大,再加上燧石击发改成了火帽击发,士卒对新枪的操作还不够熟练。

尤其是在更换火帽这个环节,浪费了比以前更多的时间,甚至还有一名士卒,因为黄铜火帽的体积太小,只有一颗红豆那么大,一个没拿稳掉到了地上,再去弯腰捡起来的时候,浪费了不少时间,导致一分钟只打出了两枪。

其他人的平均数都是三到四枪,勉强及格,只有那个神枪手徐禄,打出了一分钟五枪的成绩。

鲁锦见状不由的啧啧称奇,当即问道,“你为何比他们打的要快”

徐禄连忙立正答道,“报告,启禀陛下,因为我更改了装填步骤,以前的燧发枪虽然用的也是纸包定装弹,但装填时需要先咬开火药包,先往燧发机的药池里倒一点引药,然后再把剩余的所有火药倒进枪管里。

“而新式火枪改用火帽之后,不需要先往枪机里倒引药,整个药包的火药都可以直接倒在枪管里,如此一来,就可以更改装填步骤,先把弹药装进枪管,然后再更换火帽,瞄准击发。

“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如果先装好了火帽,再把枪立起来装填弹药,万一腿脚不小心碰到了击锤,导致走火,不就把自己脑袋打烂了吗,而先装弹药,再换火帽,则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应该更改装填步骤。”

鲁锦闻言当即赞道,“你说的不错,看来你对这新枪的熟悉速度很快嘛,可以继续练习使用,如果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有什么改进和使用方面的建议,也可以向朕提出来,这样等新枪开始换装的时候,朕让你去做教官。”

“是,多谢陛下栽培!”徐禄心中顿时大喜,17岁的稚嫩脸庞上虽然刻意保持严肃,但眉宇还是掩饰不住那丝喜色,到底还是个没城府的少年人。

一分钟三到四发的射速不算很快,但毕竟是新枪,随着后续的持续训练,熟练度上来之后,四到五发应该就是平均数了,虽然不比老枪高,但也可以接受。

于是接下来就开始最后一项威力和穿透力实验。

看过军事题材电影电视剧的人,应该都见过士兵挖战壕,堆胸墙,堆沙袋,或是野外遭遇战时,随便找个东西当掩体,比如树木,村庄的墙壁等等。

但是,胸墙沙袋能不能当作掩体,需要堆到多厚才能挡住子弹,子弹在多少米距离能打穿树干等等,这就需要大量的实验来收集数据了,他们要做的就是这个。

几人很快就开始了对不同目标展开射击实验,先是不同距离下射击三到五厘米厚的松木板,用来模拟常见的住宅大门,看能不能射穿,接着是农村常见的土坯墙。

至于青砖墙就不用想了,哪怕是两块砖厚的普通青砖墙壁,也不是纯铅弹能打穿的,然后是活着的树干。

一轮轮的射击过去,效果还算没出预料,五十米内,五厘米厚的松木板随便乱穿,一百米距离有概率能打穿,一百五十米能穿三厘米的木板,但五厘米的就穿不透了,子弹会嵌在木板里,除非连续几枪打在同一个地方,但这太难做到了。

而对于土坯墙,三十米内还是有机率穿透的,超过五十米则根本不可能穿透,不过这种情况通常都在乡村巷战中发生,通常交战的距离也不会太远。

活体树干是最好的掩体材料,一般情况下,超过20厘米胸径的树干,就火帽枪这个水平,不论在什么距离都打不穿,当然更细的树木是有可能被穿透的,但这么细的树,应该也不会有哪个傻叉把它当作掩体吧,毕竟连身子都遮不住.

最后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对穿甲性能的测试。

几人分别在不同距离,对明军的制式布面甲,元军的扎甲,将军的鱼鳞甲,以及冷锻钢扎甲,淬火钢扎甲,2.5毫米厚的锻造板甲进行了射击实验。

最后的结果表明,一百米内,除了淬火钢扎甲没有打穿之外,其余甲胄全部射穿,拉远到一百五十米之后,冷锻钢扎甲和淬火钢扎甲都没有打穿,但都被打到不同程度的凹陷变形。

等到距离两百米时,布面甲也开始难以击穿,元军的普通铁扎甲,还有明军的将军鱼鳞甲,以及锻造板甲,还是可以轻易穿透。

超过两百五十米之后,就连鱼鳞甲和铁扎甲都开始难以穿透,倒是锻造板甲,始终不堪一击,鲁锦想了想,或许是因为板甲没有淬火的原因还有板甲那个形状,这么大一整块隆起的熟铁板,或许防劈砍和铁骨朵钝击效果比扎甲好,但防穿刺和火枪射击,比不过扎甲也很正常。

见到这个测试结果,鲁锦顿时皱起了眉,新枪在穿甲性能上,并没有对之前的燧发枪形成碾压级的优势,但是一百五十米的距离,能穿透大多数常见的甲胄,这性能其实已经很可以了,也比之前的燧发枪有了一定提高。

甚至如果在欧洲的话,那些欧洲国家根本就不会设置什么穿甲的指标,因为在原历史上,等欧洲大量列装火枪的时候,甲胄早就被淘汰的差不多了,既然敌人都不披甲了,那还追求穿甲性能干什么

但是鲁锦却不能不考虑,因为他所处的这个时代,周围不论是高丽,残元,还是日本,安南,以及缅甸的麓川王朝,这些潜在的对手们可还是大量装备甲胄的,因此明军装备火枪时,就不得不考虑到子弹的穿甲性能。

李定邦打完测试之后,本来还挺高兴的,之前用的燧发枪,最多能在一百米破甲,而新式火枪把破甲性能延长到了150米,这可是巨大的进步啊,直接将有效射程增加了1/2,这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可等他转过头一看,却见到鲁锦皱着眉,一副不满意的样子,于是当即过来问道,“陛下可是对这新枪的穿甲性能不满意”

“嗯。”鲁锦点了点头,“我们的武器需要什么性能指标,是根据我们周边假想敌的装备情况而定的,现在不论是残元还是高丽,又或者日本,安南,还有缅甸的麓川,他们都大量装备甲胄,那我们就要对火枪的穿甲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百五十米这个穿甲距离,对步兵来说尚可,两军交战时,敌军如果想在150米开外冲过来与我军接战,这个距离如果用三段击打排枪的话,已经能打出六轮排枪了,足可以给对面的敌军造成大量伤亡。

“但对骑兵来说,这个穿甲距离就有点不够看了,骑兵从150米冲过来,哪怕是用三段击排枪,最多也只能打出三轮,每支火枪只有击发一次的机会,敌军骑兵就冲过来了,根本不会给你第二次装填的时间。

“而如果不能在这唯一的一次射击机会,给敌军骑兵造成大量伤亡,那等敌骑接近之后,我方的火枪兵就要开始承受伤亡了,所以这个穿甲距离,当然是越远越好。”

李定邦闻言皱了皱眉,当即道,“对付披甲骑兵的话,我们不是还有空心方阵和火炮吗,应该还是能挡住的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