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变故(1/2)
韩信接到命令后,却按兵不动。他派使者对刘邦说:“齐地初定,民心未附,若贸然南下,恐生变故。请汉王许臣暂封‘假齐王’,镇抚齐地,待稳定后再出兵不迟。”
刘邦见信大怒,拍案道:“吾困于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张良连忙踩他的脚,低声道:“汉方不利,宁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使自为守。不然,变生。”
刘邦醒悟,随即笑道:“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于是派张良前往齐地,册封韩信为齐王,命其速速率兵南下。
韩信得封齐王,果然出兵南下,直逼彭城。项羽腹背受敌,只得放弃梁地,回守彭城。楚汉战争的天平,彻底向刘邦倾斜。
阳安城的斥候将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龙先生在军议上说道:“项羽已是强弩之末,最多撑不过半年。但我们要警惕的是韩信,他平定齐地后,野心必增,阳安城地处其南下必经之路,迟早会与他打交道。”
扶苏忧心道:“韩信曾与我有过一面之缘,此人虽有才华,却也贪功好利。若他真要南下,阳安城能抵挡得住吗?”
孙健看向赵武:“赵将军,你觉得韩信的用兵有何破绽?”
赵武沉吟道:“韩信善用奇谋,常能以少胜多,但他的军队多是临时收编的诸侯兵,号令不一,若遇坚城死守,未必能速胜。阳安城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只要我们据城而守,韩信未必能讨到便宜。”
“说得好,”孙健点头,“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加固城防,储备粮草,训练士兵,以不变应万变。同时,派人与韩信保持联系,探其动向。”
接下来的几个月,阳安城进入了紧锣密鼓的备战状态。百姓们自发组织起来,帮助士兵搬运砖石,加固城墙;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弓箭、投石机等防御器械;士兵们则在赵武的带领下,每日操练攻城守城之法,士气高昂。
彭城前线,项羽的处境越来越艰难。韩信、彭越、英布各路兵马层层包围,楚军粮草断绝,士兵们甚至开始以树皮、草根为食。夜晚,楚营四周传来阵阵楚歌,不少士兵思念家乡,偷偷逃走。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在帐中为项羽舞剑,泪水涟涟。项羽饮酒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最终,项羽率八百精锐突围,在乌江岸边被汉军追上。他看着身边仅剩的二十八骑,笑道:“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他杀汉军数百人,身被十余创,最终自刎而死。一代霸王,就此落幕。
项羽死后,天下震动。刘邦迅速占领彭城,接受诸侯朝拜,登基称帝的呼声越来越高。而韩信,则率领大军驻扎在定陶,按兵不动,与刘邦形成对峙之势。
阳安城内,孙健得知项羽死讯,久久不语。他走到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感慨万千。项羽的残暴他不齿,但项羽的勇武与决绝,却也让他生出几分敬佩。
正当他痛惜时,忽然又想到一件事来,是一个历史小疑问,既然自己一个现代人,已经穿越到了古代。而且能有幸能亲自见证楚汉之争。
面对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韩信。项羽等等。又与他们在战场上相见。也是一种机缘巧合吧。
而且项羽在乌江边自刎不仅仅是走投无路还有他的意志肯定被削弱了。
孙健想到这里就立刻派人去乌江边秘密调查。
他想知道项羽的意志是被什么给打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