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武侦总局网络对策科的信息,查询支援矢阳町一科破弓箭伤人案(1/2)
2561年4月25日上午9时,武侦总局机动六科办公室的晨光比昨日柔和些,浅金色的光线斜斜落在长桌堆叠的卷宗上。牧风翔子握着钢笔,笔尖在《南田越秀恐袭案结案报告》的“处置流程复盘”栏停顿,纸上已用蓝笔标注出“情报响应时效”“现场分工衔接”等关键项——这是今早8点全员到岗后,四人一致认定需要重点补充的内容。
“南田的爆炸物拆解报告刚传过来,”高云苗子将笔记本电脑转向长桌中央,屏幕上跳出拆弹专家的签字文件,“里面提到自制遥控装置用的是旧款汽车遥控电路板,市面上很容易买到,这一点得补充进“犯罪工具溯源”栏,后续追查战友会残余可能会用到。”她指尖划过屏幕,调出电路板的高清照片,“另外暗网信号追踪显示,南田案发前只和一个匿名账号有过一次通讯,内容只有‘按计划来’,暂时没查到账号背后的人,已经把数据同步给情报总组了。”
小林凤雪坐在长桌左侧,面前摊着南田的审讯记录副本,正用红笔圈画关键语句。“南田反复提到“老大的吩咐”,但除了须佐浦也,没说过其他战友会成员的名字,”她抬头看向牧风翔子,将记录推过去,“而且他交代的战友会活动地点,我们今早联系当地警所一科排查,发现都是半年前就废弃的仓库,可能是故意混淆视线。”
三水洋子则在整理昨日的物证清单,她将“防爆毯使用记录”“约束带编号”等信息逐一录入表格,柔道服已经换成了机动六科的藏青色制服,袖口的浅痕彻底洗去。“南田的双肩包内侧有少量水泥粉尘,拆弹专家说可能来自他藏爆炸物的地方,”她敲了敲键盘,“我已经把粉尘样本送去化验,要是能匹配到具体工地或仓库,说不定能找到他制作爆炸物的窝点。”
牧风翔子点头,在报告上补充完“爆炸物工具溯源”和“粉尘样本化验”两项,刚要合上钢笔帽,小林凤雪面前的私人通讯仪突然震动起来。屏幕亮起时,“须浦越木泷”的名字格外显眼——这是武侦总局网络策划科的成员,也是凤雪负责对接网络情报的固定联系人。
“是越木泷,”小林凤雪拿起通讯仪,指尖划过屏幕接通,听筒里立刻传来对方急促的声音:“凤雪姐,刚收到矢阳町警所的协查请求——今早8点15分,矢阳町一番目卡奇蒲里巷洛斯卡拉街贝特尔菲路发生弓箭伤人案,受害者是FcVtIGp制造会的社长须源浦木,被不知道哪里来的弓箭击中左肩,现在已经送医但凶手还没找到。”
凤雪的眉头瞬间皱起,她起身走到牧风翔子身边,按下通讯仪的外放键:“越木泷,你把案件细节再说清楚点——受害者的身份确认了吗?弓箭的类型丶发现位置有没有信息?”
“确认了,须源浦木的身份信息和FcVtIGp制造会的注册信息对得上,”须浦越木泷的声音透过听筒清晰传来,“矢阳町警所一科警员说,目击者看到弓箭是从贝特尔菲路北侧的绿化丛里射出来的,但没看清凶手的脸,只记得对方穿深色连帽外套,戴黑色鸭舌帽;现场暂时没找到弓箭,只留下几滴受害者的血迹,矢阳町警所一科那边人手不够,想让咱们机动六科协助勘查。”
牧风翔子放下钢笔,身体微微前倾:“越木泷,把矢阳町警所的对接人信息发过来,还有案发现场的初步照片和目击者口供摘要,我们现在就过去。”
挂了通讯仪,小林凤雪将刚收到的信息同步在长桌的显示屏上:“受害者须源浦木,52岁,FcVtIGp制造会主要做精密仪器零件,在矢阳町有两处住宅;案发现场贝特尔菲路是他公司到住宅的必经之路,今早他步行去公司时遇袭,左肩中箭,箭头已经被医生取出,据说箭头是金属材质,没有特殊标识。”
“弓箭伤人案比爆炸案更隐蔽,凶手很可能提前踩过点,”牧风翔子起身拿起椅背上的制服外套,目光扫过三人,“苗子,带上FhSJFKY134血迹检测仪和tGxFJpG216弹簧触发检测仪——血迹检测仪能追踪现场残留的微量血迹,弹簧触发检测仪可以排查凶手有没有在现场设置触发式陷阱,毕竟弓箭只是伤人工具,不能排除还有其他危险物品。”
高云苗子立刻起身走向器材柜,拉开柜门时露出整齐排列的检测仪器:“放心,这两台仪器昨天充电到满格,我再带个备用电池,现场勘查时间长也不怕断电。”她迅速将检测仪装进黑色器材箱,还不忘塞进几副一次性手套和物证袋。
“洋子,你联系矢阳町警所一科的天马浦优警部,”牧风翔子继续分工,“跟他说我们10点前到案发现场,让他先安排人保护现场,别让路人破坏痕迹,另外让他调一下贝特尔菲路周边的监控,重点查今早7点到8点15分之间的可疑人员。”
三水洋子掏出工作通讯仪,快速调出天马浦优的号码:“去年(2560年)6月处理“矢阳町器械盗窃案”时和他合作过,这人很靠谱,现场保护肯定没问题。”她按下拨号键,不等对方开口就亮明身份:“天马警部,我是机动六科的三水洋子,现在要去贝特尔菲路协助勘查弓箭伤人案,我们预计10点到,麻烦你先封控现场,调一下周边监控谢谢。”
10分钟后四人驱车前往矢阳町,银色武侦轿车EFtA00452在晨光中平稳行驶。高云苗子在副驾驶座上翻看须源浦木的背景资料:“FcVtIGp制造会去年有过一次土地纠纷,是和隔壁住宅的业主,好像是关于住宅周边的公摊面积分配,当时闹到过町内调解委员会,但没达成一致。”她将资料递给后座的小林凤雪,“说不定和这次伤人案有关?”
“先不急于下结论,等勘查完现场再说,”牧风翔子握着方向盘,目光落在前方的道路上,“弓箭伤人的关键是发射角度和距离,找到弓箭的位置就能缩小凶手的活动范围,苗子的血迹检测仪应该能派上用场。”
上午9点50分轿车抵达贝特尔菲路,这里是矢阳町的居民区,路边种着一排樱花树,粉色花瓣落在灰色的人行道上。案发现场已经拉上黄色警戒线,几名警员守在警戒线外,天马浦优警部穿着藏青色警服,正站在警戒线内和一名警员交谈,看到四人下车,立刻迎了上来。
“牧风科长,你们来了,”天马浦优的语气带着急切,他指了指警戒线内的人行道,“受害者须源浦木就是在这里被击中的,左肩中箭当时他刚从家里出来,准备去公司,目击者是对面便利店的老板,说听到“咻”的一声,转头就看到须源浦木捂着肩膀蹲在地上,绿化丛里有个人影跑掉了。”
牧风翔子点点头,戴上手套走进警戒线:“目击者有没有说凶手的身高丶体型?跑掉的方向是哪里?”
“目击者说凶手大概170左右,中等体型穿深灰色连帽外套,戴黑色鸭舌帽,跑向了贝特尔菲路东侧的小巷,”天马浦优递过一张手绘的现场草图,“这是根据目击者描述画的,绿化丛的位置在这里,受害者当时站在人行道中间,弓箭应该是从绿化丛里射出来的。”
高云苗子此时已经打开器材箱,取出FhSJFKY134血迹检测仪。仪器的探头在阳光下泛着银色光泽,她将探头贴近人行道上的血迹——那是几滴暗红色的血迹,已经半干检测仪的屏幕立刻亮起绿色灯光,发出“嘀”的轻响。“血迹确认是受害者的,”她移动探头,沿着血迹的方向往绿化丛走,“这里有微量血迹延伸到绿化丛里,可能是凶手射完箭后,不小心蹭到了受害者的血迹。”
三水洋子和小林凤雪则沿着贝特尔菲路东侧的小巷排查,小巷不宽两侧是居民楼的后墙,地面上散落着几个垃圾袋。“凶手从这里跑掉,很可能会把弓箭藏在附近,”三水洋子蹲下身,翻看墙角的垃圾桶,“弓箭体积不小,不可能随身携带跑太远,尤其是沾了血的情况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