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 第471章 到平吉堡农场

第471章 到平吉堡农场(2/2)

目录

“好!”车厢里的年轻人齐声应和,震得车窗都嗡嗡作响。

高晓燕站起身,梳着齐耳短发的脸上带着笑:

“在学校我是文艺委员,我来领唱吧。”她清了清嗓子,打着拍子起头:“知识青年下乡了——预备——唱!”

“知识青年下乡了,

党的阳光照胸怀,

广阔天地练红心,

风里雨里长成才。”

清脆的歌声像投入湖面的石子,迅速传到隔壁车厢。

穿蓝布衫的姑娘跟着唱了起来,戴军帽的小伙子打着节拍加入,很快整列火车都回荡着这首激昂的歌。

歌声穿过车窗,惊飞了树梢的夜鸟,飞向漆黑的原野。

直到广播里传来“餐车开始供应晚餐”的通知,歌声才渐渐平息。

大家纷纷打开行囊:有的掏出母亲烙的葱花饼,油香混着面香飘散开;

有的拧开玻璃罐,腌萝卜的咸鲜气漫过来;

有的解开蓝布包,露出几个硬邦邦的窝头。

小林打开哥哥塞给她的布包,两个白面馒头,小玻璃瓶里的肉酱泛着油光。她掰了半个馒头夹上肉酱,递给身边的高晓燕:

“晓燕姐,尝尝我妈做的肉酱,放了黄豆酱,可香了。”

高晓燕笑着接过去,从帆布包里摸出个油纸包:“我妈给我煮了茶叶蛋,分你一个。”

小林正想把剩下的半个馒头分给何慧芳,却发现身边的座位空了。

她以为何慧芳去打水,便拎着水壶朝车厢连接处走去。

刚转过拐角,就看见何慧芳蹲在过道里,正啃着个黑乎乎的窝头。

那窝头硬得能硌掉牙,她却吃得很慢,像是在嚼什么珍馐。

小林心里一酸,想起老师说过何慧芳家的难处:

父亲在砖窑厂当临时工,母亲常年卧病,

她攥着馒头的手微微收紧,想上前招呼,脚却像灌了铅。

是啊,以后要一起生活那么久,自己总不能天天接济她。

最终,她低着头快步走过,水壶撞到铁栏杆上,发出哐当的轻响。

车厢里的灯光渐渐暗下来,年轻人们依偎着进入梦乡。月光透过车窗,在他们脸上投下淡淡的光晕,照亮了眼底未脱的稚气,也映出对未来的憧憬。火车在铁轨上“哐当哐当”地前行,载着满车厢的青春与梦想,驶向那片等待他们耕耘的土地。

六天六夜后,火车终于驶进终点站。

小林跟着人流下车时,双腿像踩在棉花上,差点栽倒在月台上。

车站广场上停着三排解放牌卡车,木牌上分别写着“一团(平吉堡农场)”

“二团(暖泉农场)”

“三团(前进农场)”。她和高晓燕、张自立还有何慧芳一起爬上了平吉堡农场的卡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