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392章 信不下去(5k)

第1392章 信不下去(5k)(1/2)

目录

第1392章信不下去(5k)

“悬挂”示意图里看不到悬挂,同志们也没有想到这方面去。

高振东重重的点点头:“是的,实际上这种车子,我是准备上前麦弗逊后独立悬挂的,听起来和轿车差不多是吧”

同志们都点点头:“是的。不过根据我们实际测试下来,这种悬挂的行程是没有京城63越野车的前后整体桥悬挂行程大的。越野性能也要差一些。”

高振东笑道:“本来就是奔着舒服去的,越野性能嘛,尽量通过多连杆独悬的设计,把行程尽量拉大一点,但还是那句话,这个车子的主要诉求,就是什么都会一点,多功能、运动、舒适、能装,真正的越野不是它的主要方向。”

“嗯,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要有了差速锁,加上略大的悬挂行程,略高的底盘高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至少轿车也好、旅行车也好,在多功能性上都没法和它比。”

总工也想明白了,外国人就算是再怎么有钱,也暂时没法做到都是家家几辆车的地步,这种车子对于家庭的第一辆车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

“但是为什么要独立成一个专门的车种来进行宣传作为加强型旅行车宣传,不是有更好的基础受众嘛”总工问道。

这是他没想明白的地方,有现成的基础不用

高振东摇摇头:“不,如果那样的话,反倒就泯然众车,根本掀不起风浪来,这种情况下对它感兴趣的,是旅行车的基础受众,此时,这个车子底盘更高,舒适性略差的事实在他们眼里会被放大。我们不如直接宣布是一种新车型,这是一个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新’、‘奇’、‘特’更能吸引人们的关注,提高受众的兴趣。”

总工想了想,好像是这么回事。他也知道,在这方面,不管高振东说得对不对,反正大概率比自己想的要对。

这是有先例在的,高振东规划出的京城系列3、5、7等车系,外国人还真就吃这一套,受众明确。

“而且,这个车子的新、奇、特,不只是这么一点,还有其他技术加持,我的想法,是直接一把将它推上顶峰。”高振东补充道。

“例如呢”

“例如更丰富的动力、现在已经开始成熟的牵引力控制乃至车身稳定控制,涡轮增压,还有更加丰富的舒适性、功能性配置。”

“舒适性、功能性配置”

高振东点点头:“对,这些我们后面慢慢的考虑。总之,这个车要深深的打上我们的烙印,一推出就受到广泛的好评,让我们在汽车发展史上再写下一笔。”

机动工业部的总工都被他说得有点儿激动起来。

此时,京汽厂的一位同志抬起头来,他刚才一直在演算着什么。

“高委员,可是这么大个车子,光靠车身笼式结构,想要提供足够的刚性,对用料的量有要求,反倒会大幅提高车身重量,并且改变车身重心。”这是一位实干派,而且还是技术很好的那种,要不然也不会被一起带到这里来。

这个车重心本来就高,如果再恶化,就会很麻烦。

高振东没有因为他的反对而有什么想法,毕竟人家说得又没错,只是他掌握的资源和了解的东西没有自己多,结论受到一定的局限而已。

“是的,如果用现在的材料,钢材强度的确是差点儿意思,可能出现你说的那个情况,不过这个事情你们不用担心,钢材的问题,我来解决,而且我可以很明确的说,基本上已经解决了。”

十七机部的厂子们这两年那么忙活,可不是吃干饭的,不仅仅是生产,研究也没落下,高振东那本手册可厚着呢。

高振东的话,让同志们突然反应过来,这是十七机部第三轧钢厂,而且面前这位同志他的专业不是研究汽车的,而是材料学专家,尤为擅长钢铁这一块。

提出异议的同志反应很快,非常坦荡:“啊,我忘记了,高委员您擅长这个。”

同志们都高兴的笑了起来,唯一有一件事情略感奇怪。

高委员到底是干啥的……

说人家主业不是研究汽车的,这让在场的同志们觉得脸上有点发烧。

“高委员,这个车,我们的确很有兴趣,回去就组织各大车厂的人手,准备好好的搞一搞!”这可是全新的车种,京汽厂一家,估计是有点够呛,总工决定发挥集体的力量。

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高振东摇了摇头:“不用了,就选个厂子直接试制吧,至少机械部分,我已经抽空画完了!”

听听,听听,人言否

抽空……

画完了……

不论是哪一个消息,都让同志们觉得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总工不由得暗地里掐了掐自己的大腿,诶哟我去,疼!

他还是和高振东打交道少了,你看,京汽厂的同志们就淡定得多。

图画完了算个什么大事,上次那463,人家连发动机都做出来了才通知我们。

“图都画完了”这年头的车子虽然比日后的结构要简单得多,但是一个人说他抽空把图都画完了还是有点让人根本无法相信。

而且人家说的抽空,那是真抽空!

高振动的工作忙到什么程度,同志们不知道,但是至少知道绝对忙,说是抽空搞,都算是给汽车工业面子,至少他还愿意抽这个空搞一搞。

至于人家的“抽空”和自家的抽空有如此之大的区别,那就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事情。

京汽厂的厂长在好了!高委员,您这是把图纸、材料都给我们准备好了啊!我们一接到资料,马上展开试制!绝对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个车的样车先造出来!”

难怪高委员打包票说材料都准备好了,原来人家不只是胸有成竹,而且还把胸中之竹,已经雕成了竹雕!

对于京汽厂的同志们,乃至国内的大部分搞汽车的同志来说,一辆车的机械部分已经确定,那这车子就算是定下来了,什么电子、软装、配置,都往后靠靠。

又到手一辆新车!

京汽厂的同志美滋滋,他们更美的是,实际上刚才高振东给部总工说的,是“找个厂子”试制,可没说一定要落在京汽厂手里。

这对京汽厂之外的任何人和单位来说,都是非常合理的做法,毕竟京汽厂的任务不是一般的重,而且手上的好东西也比其他厂要多得多。

一个京城系列轿车加上一个京城63越野,就足够京汽厂吃到饱,因此不考虑继续将这个东西交给京汽厂,也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对京汽厂来说,事情就是另外一回事,先到先得,我先看到就是我的。

所以趁着部总工愣神的时候,浑水摸鱼,趁乱将项目收入囊中。

只要样车落地,就算是这个车子最终放到别的地方生产,但是根子还是在我们这里嘛,香火情也结下了,任凭接手的是哪一家,也得念着咱们京汽厂的好!

京汽厂倒是没有指望把生产也拿下,对于他们来说,这未免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在是消化不了。

就在京汽厂的同志算盘珠子打得震天响的时候,部总工回过味儿来了。

振东同志的确是厉害,但是你们几个想在我面前浑水摸鱼传出去我老脸往哪儿放。

“你们任务太重了,不行,哪能指着一个厂子坑!”总工流露出一脸爱惜的表情:“要减负,鞭打快牛,越能干越多干,这不公平。这个事情,部里考虑考虑。”

京汽厂长人都麻了,我们不累,我们没有被坑,我们任务没那么重,我要的就是不公平……不对,最后这句不能说。主要是真的如此的话,这“不公平”到底是对谁不公平,也还难说得很。

不过这些话实在是说不出口,毕竟客观事实摆在那里,只好回去再想想办法了,不是还在考虑嘛。

高振东把他们的弯弯绕绕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我个人建议,是放到东北吧,那里有汽车厂里的老大哥,技术什么的没问题。而且工业发达,配套容易,距离也不是很远,在试制过程中也比较容易交流,新材料的调配也比较容易。”高振东乐呵呵的道。

这东西可没法往三线厂放,那是对工作的不负责,而且双庆已经有面包车了,够他们非常滋润的消化很久,甚至这种消化不只是惠及双庆本身,蜀省、黔山、彩云、湖阳四地都有好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