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这个影帝不务正业 > 第850章 小马的现状

第850章 小马的现状(2/2)

目录

7月初传出李莉将会向SMG出售股份,金燕仍担任董事长,这只是一个各方折中博弈的结果。

只是杨简知道,这不是小马最终的结局。

大狗哥在世时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是什么样我们没法预测,上市也不是小马的最终目的地。公司的发展和人一样,若无远虑必有近忧,居安思危才是良策。”

可是大狗哥却没想到,他的重情重义,他对家亲姐姐的信任,却让小马陷入到如今的这步境地。

风雨飘摇的小马,想要通过《太平轮(下)》来提振市场对他们的信心是不可能了,他们只想少亏点钱,多挽回一些损失。

不过他们怕是想多了,《太平轮(上)》都崩成那样了,以第一部崩塌的口碑,这第二部就别想大家主动去吃翔了,也别想着观众们因为大狗哥的离世会有一种同情心去支持这部电影,不可能的,明明知道是一坨,大家怎么可能还要亲自去尝一尝呢?

先别管电影的好坏了,各大院线给到这部所谓的史诗巨制的首日排片只有13%。

《太平轮》上下部总投资4亿元,上部在去年底贺岁档上映后,口碑、票房惨遭滑铁卢,仅收2亿元票房。

吴雨森为了挽救下部,将片名改成《太平轮·彼岸》,更是请老友徐客担任剪辑、罗大佑谱写主题曲,老头自己最近还开通了微博,积极跟网友们交流。

但显然这些努力都无济于事,《太平轮·彼岸》上周四公映,首日排片仅占全国总排片13%,甚至不及已经上映21天的《大圣归来》与上映15天的《捉妖记》,完全就是一部小片的待遇。

电影的首日票房也仅有600万元,直接导致第二天排片继续缩减,首周末票房惨淡无比。

接下来还有多部新片上映,《太平轮(下)》接下来也难有起色和拿票房的空间了。

目前华夏大银幕数约多块,一个大明星阵容的国产大片,首日排片理应在全国总排片30%以上,而《太平轮·彼岸》的超低排片场次,其实就是反映出院线以及整个市场对影片缺少信心。

其实很正常,上部的宣传挺大,但口碑、票房很差劲,下部就很难翻盘。

实际上,有消息传出,吴雨森当初并不愿意把影片分成上下部,是投资方出的主意,这个投资方是谁就不清楚了。

反正不是小马、华艺就是乐视,乐视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就属他们最业余。

估计是看到吴雨森之前的《赤壁》分成上下两部都能大卖,虽说和投资比起来,投资方肯定没赚钱,不亏就不错了,但现场的电影市场也要比《赤壁》上映那会儿要热啊。

可彼一时此一时,当年的观众能接受华夏式大片,看大明星阵容,那是因为当时的华夏大片时代才刚刚起步没几年。

而现在观众已经换代,观影主力主要是90后,大明星阵容可能还不如《煎饼侠》这样的喜剧受关注。

现在电影的口碑在自媒体上发酵特别快,上部不好就直接波及到下部。

还踏马有所谓的知名影评人出来替《太平轮》说话:“现在的华夏观众急功近利,看到上部结尾时还没发生沉船,就觉得被骗了,没有耐心去领会导演的创作意图,对下部也就失去兴趣。看过《太平轮·彼岸》的观众反映影片很不错,故事也是独立的,很有情怀,要远胜过上部。《太平轮》不只是拍船难,而是拍战争大时代中卑微的个人生命,被大时代捉弄的命运,船难也就二三十分钟,只是属于很小的一块,借此控诉、反思战争。”

但是狼来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观众有什么义务相信你们第二次?

对于《太平轮·彼岸》的失利,博纳的于胖子倒是站出来说了句公道话,他指斥发行方乐视影业“裸发”,在宣传发行上不作为,对不起吴雨森这部“心血之作”。

其实杨简也这么认为,乐视在发行上过于消极。

上部口碑崩塌了,如果对这一部有信心,那就应该提前做口碑点映场,扭转一下这一部的口碑,就算不能完全挽回,那样所面临的情况也会比现在好,就现在这趋势,别说过亿,能拿5000万都是阵容强大、粉丝支持了。

而发行方乐视影业只做了一些常规推广,压根就没有想办法挽救影片。

王重垒也发微博装模作样的替吴雨森感到遗憾,称华夏电影需要《太平轮》这样的情怀之作。

雾草,还得是你啊小王,脸皮够厚。

真要是替吴雨森可惜,作为《太平轮》的主要出品方之一,肯定是有发言权呢,华艺给乐视影业提提建议是可以的吧?实在不行,乐视影业都放生了,你把发行权争取过来不就行了?相信吴雨森、小马和中影也会支持的,毕竟怎么看华艺都比乐视影业这个二把刀靠谱多了。

可最终还不是放任乐视影业放生《太平轮》,这踏马不是因为知道难以挽回第一部造成的负面影响,也看不到任何赚钱的可能性,不然华艺怎么可能放弃?

以大小王那死要钱的黑心商人性子,肯定想着少亏一点是一点。

发行《太平轮(下)》?怕不是要连从周星池那里昧下来的钱都要砸进去。

而且最近的股市那叫一个惨,此刻的大小王庆幸华艺正处于停牌阶段,不然他们怕不是也要跌停,哪有心情去真的去关心《太平轮》的死活。

华艺兄弟这次停牌的时间有点久,都有半个多月了。主要是涉及非公开发行股票(定增)的重大事项,发行对象为阿里创投、平安资管、藤讯计算机及中信建投。

四大机构所认购股票锁定期均为36个月。华艺方面还趁机表示,目前拟披露的重大事项尚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股票将继续停牌。

而华艺停牌前股价为39.58元,这要是没停牌,华艺的股价就要回到去年牛市开始前的股价了。

大小王估计也是想趁这个机会看看能不能躲过一劫,不过他们是想多了,这次股市的震荡,会持续很久,反正今年是别想结束了。

从6月中旬开始,杨简就让天眼资本开始在公开市场收购百灵和益佰两家医药公司的股份,那基本是抄底买入。

天眼资本持有两家公司的股份也快要到达5%的举牌线。

股价都跌成这样了,原本以为两家公司的股东应该愿意出售手里的股票,没想到还是出了岔子。

益佰那边的收购的确是比较顺利,只是没想到百灵玩起了骚操作。

6月15号开始,百灵的股价从104元跌落至7月2号的52元,股价腰斩,而百灵的总市值也从400多亿元,跌至200多亿元。

股价的暴跌,百灵的董事会再也坐不住了。这人持有百灵52.73%的股份,所持股份中的60%都进行了股权质押,这在沪深两市所有的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中,也算是较高的比例。

百灵董事会想了很多办法,所以在那之后,百灵多次发布公告称,先是公司实际控制人——百灵董事长姜伟通过深交所的交易系统,增持了50万股百灵股份,不过当时的百灵仍然以52元的跌停价报收。

实际控制人的利好增持公告,似乎没有起到太大的效果。

紧接着,百灵在此后的连续三个交易日里,继续大幅下挫,一直到7月7日的跌停价42.28元。

到了7月7号晚间,百灵紧急发布了一则利好公告——姜伟先生作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董事长提议公司2015年半年度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的预案为:以公司目前总股本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20股。

此方案在今年年初的股东会上就被人提出来过,只是当时被否决了。

没想到股东会上不少投资者渴求的10转20的高转送分配预案,终于戏剧性的在7月份的股灾中得以实现。

正是基于此重大利好的刺激,百灵的股价终于企稳止跌,并在随后的十个交易日时间内报复性上涨,最终令股价翻倍。

见到这种情况,杨简能怎么办呢,只能是含泪卖掉手里百灵的股份,小赚了10个亿。

等着吧,这种10转20的年中送股,只会是短期的手段,整个金融市场的大环境都是这样,等到年底再看。

要是到时候百灵还这么刘哔,杨简也心甘情愿放弃收购了,反正手里已经有两家,加上正在收购的益佰,只要完全整合结束,一个百灵只是可有可无。

能收购最好,收购不成也没什么影响,反正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