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书法传承(三)(2/2)
你祖父当年以'银钩铁划'名震江湖,靠的便是这股刚柔并济的劲道。"
小昭端着茶盏走来,见孩子们都沉浸在书写中,轻声笑道:"无忌,您看凯儿那字,歪歪扭扭倒像是在画符。"
张无忌望向最小的儿子。
张凯正趴在案上,用毛笔蘸着墨汁在纸上画小乌龟。
听见母亲的话,抬起头来,眼睛亮晶晶的:"爹爹,我画的是'玄武神龟',太师父说这是真武大帝的坐骑呢!"
张无忌忍俊不禁,想起张三丰百岁寿诞时,自己曾见师父用指力在石壁上刻下"武当"二字。
字迹入石三分,却又不失飘逸,正是"看山还是山"的至高境界。
"凯儿,"他蹲下身与儿子平视,"你可知为何太师父要教你们书法?"
张凯歪着头想了想:"因为写字能静心?"
"不错。"张无忌抚摸着儿子的头发,"当年你曾祖父张真人创武当派时,曾说'以武入道,以书明心'。书法如武功,都要经历'守、破、离'三重境界。"
他站起身,环视五个孩子:"芳华的字如春蚕吐丝,需更添几分骨力;昊儿的笔势似长河奔涌,当学会收放自如;辰儿的楷书端庄方正,可试着融入草书的灵动;芳月的字如天马行空,但要记得'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凯儿..."
他顿了顿,笑道,"你就继续画你的神龟吧,等哪天能画出'龟蛇合体'的意境,便是大成了。"
孩子们哄笑起来。张芳月突然举起手:"爹爹,那熙哥哥在武当山学什么字?"
"熙儿..."张无忌望向窗外渐沉的暮色,"太师父正在教他'太乙神笔'的法门。那是一种将内力融入笔锋的功夫,写出的字能存留三日不散。"
"哇!"张昊惊叹道,"那岂不是像传说中的'神笔马良'?"
张无忌笑着摇头:"神笔马良是画物成真,而'太乙神笔'是让字迹蕴含内力。当年你曾祖父用此法在少林寺壁上留下'顿悟'二字,三十年后字迹犹存,令无数高僧参详不透。"
小昭轻轻扯了扯丈夫的衣袖:"老爷,该用晚膳了。"
张无忌点点头,却见五个孩子都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他心中一暖,从案头取过五支新制的狼毫:"今日且到此为止。不过..."他故意拖长声音,"明日晨课时,我要考校你们对'永字八法'的领悟。"
"啊?"张昊又哀嚎起来,"不是说好每日一百个'永'字吗?"
"一百个是基础。"
张无忌神秘地笑了笑,"明日我要你们用'永'字写出五种不同的意境——春山的生机、夏荷的清雅、秋枫的萧瑟、冬松的傲骨,还有..."
他顿了顿,"还有你们心中最想表达的情感。"
五个孩子面面相觑,继而露出兴奋的神色。
张芳华第一个拿起笔,在宣纸上轻轻勾勒;张昊则摩拳擦掌,似乎在酝酿什么大招;张辰闭上眼睛,像是在回忆某个招式;张芳月咬着笔杆,眼睛滴溜溜地转;就连最小的张凯,也认真地在纸上画着什么。
张无忌拉着小昭的手,悄悄退到书房门口。
回望那五个伏案疾书的小小身影,他忽然觉得,这墨香氤氲的书房,比任何江湖都更令人心安。
小昭走到他身旁,悄悄握住他的手。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言语。
窗外,暮色渐浓,但书房内的灯火,将这一家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映在墙上,如同一幅温馨的水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