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阴山静卧亘古草原 > 第441章 四渎异动

第441章 四渎异动(1/2)

目录

突然,黄河水面上浮现出巨大的漩涡。漩涡中升起一个由水构成的身影——不是实体,而是纯粹的水之意识。它没有面孔,却让所有注视它的人感受到数千年来所有溺水者的恐惧。

异人们的行动高效而静默,如同大地自身延伸出的修复触手,迅速抚平着黄河源头的创伤。

息壤筑起的堤坝不仅坚固,更仿佛拥有生命,其表面柔和的光泽与两岸重新焕发生机的草木交融,散发出宁静祥和的气息。

孟和目睹此景,心中稍安。人族圣剑轩辕定鼎苍穹,阴山五行筑城护卫弱水,异人息壤平复水患,建木滋养三界……这场突如其来的三界危机,似乎正在被这方世界古老而深沉的力量共同抚平。

然而,就在黄河水势渐趋平稳,那震耳欲聋的咆哮即将化为潺潺流水之声时,那位为首的、面容如古树皮般的异人老者,却并未放松。

他枯槁的手依旧按在息壤堤坝之上,浑浊却深邃的目光投向看似恢复平静的黄河之水,眉头缓缓蹙起。

他俯下身,几乎将耳朵贴附在湿润的、散发着息壤清香的堤坝上,似乎在倾听着什么更深层的声音。

孟和察觉到了异样,走上前去,恭敬问道:“长者,水势已平,可是还有何不妥?”

老者缓缓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极其凝重甚至可以说是惊悸的光芒,这在他那如山岳般沉稳的气质中是极不寻常的。

“水势虽平,其‘意’未消……”老者的声音沙哑,仿佛摩擦的岩石,“此番动荡,绝非仅源于山顶神物与异星之争。它更像是一把钥匙,无意间打开了一道……被层层封印的、更为古老的恐惧之门。”

他站起身,指向脚下奔流的黄河,以及更遥远的、仿佛通往大地四极的虚无方向。

“江河湖海,并非孤立之水?它们皆受‘四渎’统御,乃天地水脉之纲纪。黄河为宗,其源之动,已撼动四渎根基。”

“四渎?”孟和心中一凛。他自然知晓,古时以长江、黄河、淮河、济水为四渎,乃华夏大地最重要的水系,其安定关乎天下气运。

“然也。”老者点头,目光越发悠远,“老朽方才以心神沟通地脉,感应到……其余三渎之水,亦在蠢蠢欲动!

长江之澎湃竟带上了远古的暴戾,淮水之温婉隐现失控的漩涡,济水虽已变迁,其地下暗流却发出不安的嘶鸣……这绝非寻常!”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低沉,仿佛在诉说一个禁忌的传说:“此等四渎同时异动,让老朽想起了族中最古老的、刻在龙骨龟甲上的记忆碎片……那是在轩辕陛下之前,甚至更久远的年代……”

“那时,天地间并非仅我等一方世界。有楔形文字刻录于泥板,记载着淹没一切高塔与平原的灭世巨浪;有西方圣典传言,上帝以洪水涤世,唯方舟可渡;而在我等先民的口耳相传与零星记载中,那是一场持续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大洪水!”

“那不是普通的水患,那是法则的失衡,是天地水元失去了约束的终极泛滥!它并非只肆虐于一方,其阴影曾笼罩多个文明源头,是世界性的浩劫!”

“而最终,平定那场几乎毁灭一切的洪灾,重新疏理四渎、划定九州、将狂暴的水元之力再度纳入天地正轨的……是那位手持息壤、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圣王——大禹!”

提到这个名字,老者眼中充满了无限的敬仰,却也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

“禹王治水,非止疏堵,更是与某种引发洪水的‘根源’进行了难以想象的对抗与封印。他洞悉那‘根源’并非有形之水,而是孕育于混沌、寄身于水脉的古老恐怖意识——我族称之为‘归墟之念’!”

“禹王倾尽心力,采首山之铜,聚九州之金,铸就九尊神鼎,布下‘九垓锁元大阵’,将‘归墟之念’的核心意志,强行撕裂、镇压于四渎极深之底、地脉最幽暗的‘水眼’之中!每一处水眼,皆有神纹禁制与息壤精粹所化的锁链层层加固。”

“然则,禹王深知封印需守护,更需迷惑。他驯服、敕封了四条血脉强横的远古龙蛟,命其镇守四渎水眼,赐予香火,实则是布下‘以孽镇孽’之策,令其成为封印的第一道防线与预警之哨!”

“悠悠万载,封印之力衰减,龙蛟之心亦在香火与孤寂中悄然异变。它们早已不再是忠诚的守卫,而是……潜伏在封印之上的毒蛇!”

仿佛为了印证老者惊世骇俗的断言,异变陡生!

就在此刻,那刚刚被息壤抚平的河面,毫无征兆地剧烈沸腾!无数巨大的气泡从河床深处疯狂冒出、炸裂,形成一个覆盖数里、深不见底的幽暗漩涡,散发出令人灵魂冻结的刺骨寒意与古老恶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