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 第511章 今夜长安无眠,内娱退圈天花板

第511章 今夜长安无眠,内娱退圈天花板(1/2)

目录

古代的那些人物,形象大多已经不可考。

所以演员演某个角色演的好,很容易就会形成一种视觉记忆。

比如陈导明演的嬴政,又比如陈保国演的汉武帝等等。

可以说大家一想起来,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对方的面孔。

当然了,各个版本的角色演员,各有各的特点。

比如《神雕侠侣》里面的小龙女,当年的李若同和后来的刘一菲是其中的佼佼者。

小龙女,神仙姐姐甚至都成了刘一菲的绰号。

甚至在娱乐圈都有那种习惯,一个演员,如果没有能让人记得住,并且记忆深刻的角色,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红过。

如当年的泡面头的小李飞刀,二郎神。

恰如如今的女帝武则天,武媚娘的范彬彬!

“谁是最佳武则天?”

这个问题在影视圈争论多年,但范彬彬用一场价值上亿的退圈仪式,彻底焊死了这个答案。

当其他演员还在纠结“形似”与“神似”时,范彬彬早已完成从荧幕到现实的全面占领——她不仅是演过武则天,更活成了当代武则天的文化符号。

刘家玲的表演固然精湛,但终究停留在戏剧层面;

而范彬彬从《武媚娘传奇》的龙袍加身,到现实里喊出“我就是豪门”的宣言,再到这场“唐宫夜宴”的帝王级退场,每一步都在复刻女帝的进阶之路。

更致命的是形象契合度。

武则天能“狐媚偏能惑主”,靠的就是艳冠群芳的资本。

范彬彬那张被外媒评为“东方维纳斯”的脸,既能演绎少女武媚的天真娇憨,又能驾驭女帝时期的凌厉霸气——这种“美而自知”的顶级美貌,与史书中“美容止”的武则天形成跨时空呼应。

最绝的是这次文化绑定。

陈默砸大几千万打造的盛唐幻梦,让“范彬彬=武则天”的等式深植大众记忆:金线刺绣的袆衣、珍珠垂帘的凤冠、万人朝拜的退场仪式.这些视觉锤将角色与演员永久铆合。从此只要提起武则天,人们脑海中首先浮现的必是范彬彬珠帘轻晃的惊鸿回眸。

说起来挺有意思的的。

这场《女帝大婚》的首映礼,本质上核心是这部电影。

可是这会儿反而没多少人在意了。

甚至期待感都被打落了不少,无他,前面已经带给大家太多的震撼了。

所以,当《女帝大婚》的片子开始放映的时候。

大家反而情绪无比的平静。

不是说这部《女帝大婚》不好,事实上,论考究,丝毫不弱于当年陈默为景恬准备的《凤仪呈祥》!

银幕上炸开的不是画面,是实打实的黄金风暴——女帝大婚的“十里红妆”根本不是形容词,而是物理意义上的铺张!

镜头俯拍下,三千名身着金甲的红妆仪仗队扛着朱漆描金的嫁妆箱,从长安朱雀大街一路排到太极宫。

画面当中重现了盛世长安的盛况。

虽然《女帝大婚》没有什么故事剧情,可是哪怕是这些,都已经足够吊打无数的影视作品了。

这夸张奢华的十里红妆,以及那繁琐却考究的仪式,都无不在说明,这部片子一点都不简单。

如果说没有之前的那些震撼,或许大家看到这些,都会惊叹。

可惜现场观众已经麻了——

刚被现实版陌刀阵吓出冷汗,又被霓裳羽衣舞美到窒息,现在银幕上就算飞出条真龙,大家也只会麻木鼓掌:“哦,又是陈默烧钱的小把戏”。

当然了,也就是这些看过现场的观众有这样的感觉。

陈默都有种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的感觉。

不过,他倒是不担心说这部片子会不受欢迎,毕竟,此前的种种早就已经把大家的热情炒了起来。

现在也就是现场这些人,之前被震撼多了,所以才是这样的平平无奇的反应。

但是这些震撼对于那些没有来到现场的观众而言,却显然要少许多。

而这波热度,这波流量将会由《女帝大婚》来承接。

当《女帝大婚》的片尾曲《日月当空》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时,整个影厅陷入诡异的寂静。

两千名观众仍保持着双手扶膝的端正坐姿——仿唐座椅的鎏金雕花在黑暗中泛着微光,仿佛百名朝臣仍在含元殿等候女帝示下。

随后轰鸣般的掌声响彻。

或许这些掌声不是为这部片子而鼓动,但是这些本就是一体的。

陈默和范彬彬一起走上舞台致谢。

“谢谢,谢谢大家!”范彬彬有些哽咽地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