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这个导演睚眦必报 > 第513章 长安洛阳C位战,陈默的“遍地开花”计划

第513章 长安洛阳C位战,陈默的“遍地开花”计划(1/2)

目录

随着《女帝大婚》首映礼的盛况席卷全网,国内官方媒体纷纷发声,盛赞这场视听盛宴为“真正的文化瑰宝”,并强调其深远的文化意义与创新表达。

央视新闻发布专题报道:

“从失传千年的筚篥战马嘶鸣,到AR技术复活壁画骑兵,这场表演让盛唐气象跨越时空!这不是简单的文艺演出,而是一次‘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教科书级示范。#文化自信的顶级表达#”(附表演精彩片段剪辑)

《人人日报》评论文章:

“当五十把陌刀劈出千年寒光,当霓裳舞袖拂过数字敦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娱乐明星的退圈仪式,更是中华文明活态传承的惊艳答卷!陈默团队用科技赋能文化,让沉睡的文物‘活’成现象级IP。”(配图:金甲武士与AR骑兵同框画面)

文旅局官微转发点赞:

“一场演出带火一座城!长安古城当晚游客量突破50万,唐代宫灯、夹缬染扇等非遗产品销量暴涨。这才是文旅融合的正确打开方式——用硬核文化魅力吸引世界目光!”(数据图:文旅消费增长300%)

文化报深度解析:

“从《武媚娘传奇》到《女帝大婚》,范彬彬的‘女帝符号’之所以深入人心,正因为其背后是严谨的考据与极致的审美。这场仪式证明:真正的文化输出,无需迎合,只需震撼!”(对比图:唐代壁画与舞姬服饰细节)

每日的七点的《新闻》更用了近一分钟的时间报道了这一盛况最后总结:“文化强国的底气,就藏在这些细节里——羯鼓的声浪精确到史书记载的‘震盏’效果,珍珠面帘的垂坠高度参照乾陵壁画。年轻人追捧的不仅是明星,更是这份对历史的敬畏与创新。”

长安文旅这波赢麻了。

随着《女帝大婚》首映礼的震撼效果席卷全国,各地文旅局纷纷向盛世影业抛出橄榄枝,希望借助其“文化+科技”的创意模式,打造属于本地的文旅爆点。

陈默也是无奈,他真的很想告诉他们,这波“盛唐奇迹”根本不具备可复制性,哪怕是让他再来一次也完全做不到啊!

可是没办法,这一次,是真的太燃爆了。

关键是,价值观,文化输出,等等,都太正能量了。

当然,长安城本身的地位太特殊了。

毕竟,纵观华国的各个朝代。

有好几个朝代,都和长安有着不解之缘。

万朝古都不是吹的,而是历史留下的痕迹啊!

但是,其他的城市也不甘示弱。

比如洛阳,比如开封,比如同样的丝毫不弱于长安的六朝古都金陵城,等等。

他们也都想要复刻一下这一段历史搭台经济唱戏的奇迹啊!

特别是洛阳,可以说是最酸的。

随着#女帝大婚#霸榜热搜,洛阳文旅局彻底坐不住了——“武则天登基在洛阳,定都也在洛阳,凭啥让长安抢了风头?!”

官方连夜向盛世影业发出加急合作函,核心就一个诉求:“把范彬彬那套‘女帝退圈大秀’搬到应天门,我们要搞‘神都女帝文化节’!”

结果谁也没想到,这波直接导致了洛阳网友和长安网友的一场隔空对线。

“女帝武则天到底属于长安还是洛阳?”

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再度引爆两地网友的“盛唐C位之争”!

有洛阳网友率先开炮:“某些城市别蹭了!女帝登基在洛阳,定都也在洛阳,自古就有神都洛阳的说法,长安充其量算个‘前夫哥’!”

还甩出:“《旧唐书》截图:则天皇后,天授元年,御则天门楼,赦天下,改唐为周”(翻译:长安是娘家,洛阳才是女帝主场!)

还有网友晒出洛阳明堂天堂夜景图:“看看我们1:1复原的‘万象神宫’,不比你们那个AR投影的含元殿有排面?”(配文:真·女帝办公旧址)

更有洛阳网友怒斥“偷概念”:“《霓裳羽衣舞》是唐玄宗编的,关武则天啥事?要跳也该跳我们神都的《圣寿乐》!”(附武则天时期乐舞复原视频)

长安网友自然也坐不住了,立刻开始反击。

“笑死,武媚娘14岁进宫在长安,称帝前掌权在长安,晚年退位还是回的长安——洛阳充其量算个‘临时工’!”

同时也有长安网友来了波历史打脸,你们不是用《旧唐书》说事儿吗?

于是他们就贴《资治通鉴》原文:“神龙元年,武则天崩于上阳宫,祔葬乾陵”(翻译:女帝最后还是回长安和老公合葬了)

还有长安网友狂晒首映礼金甲武士动图:“陌刀阵的杀气见过没?你们洛阳除了仿古建筑还有啥能打的?”(加tag:#真·盛唐武德#)

而最让洛阳网友气的胸闷的是,长安网友是真的不讲武德,直接PO出范彬彬退圈仪式无人机灯阵全景:“女帝退圈选在长安,懂不懂什么叫官方认证?”

但是洛阳网友也不甘示弱,直接发动了“回忆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