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战后清缴(2/2)
只要一千边骑精锐,最终不被全歼;只要十万合纵军,损失不超过一半。
这个结果,他都是可以接受的。
可结果呢
大佬果然是大佬。
根本不屑於玩什么战术对耗,直接就上演了一出“千骑劫敌营,万军丛中,取上將首级”的传说!
十万合纵军,除了在追逃的过程中折损了些许人手,几乎是毫髮无伤。
而他最为看重的边骑精锐,也只损失了一半,仍旧保留了五百余人的建制。
这份离谱到已经无法用常理来揣度的战绩,即便是作为“自己”的他,都同样是一阵目瞪口呆。
……
“统领神威,非我等凡人可以窥测。此番大捷,皆乃统领一人之功也。”公孙羽发自肺腑地说道,声音中满是敬服。
秦时墨鈺终於放下了手中的工具,隨手从旁边亲卫手中接过一件布衣披在身上。
他抬起手,將仍躬著身的公孙羽扶了起来,脸上带笑:
“公孙老將军,如何我之前许下的诺言,是否实现了”
公孙羽一张老脸涨得通红。
当初墨鈺向他许诺,只要他能坚守濮阳十日,便还他一场大胜。
他原本还有所怀疑不说,自身更是差点就被秦军一日破了濮阳。
若非墨鈺当机立断,选择了当夜突袭。
最多明后天,他便要坚持不住了。
“统…统领……”
公孙羽有些语无伦次,最终深深一揖到底,“末將……心服口服!”
“哈哈哈!”
秦时墨鈺爽朗大笑,毫不介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適才相戏耳!公孙老將军勿怪。”
之所以让公孙羽白捡这份败秦之功。
一方面,他需要一个在六国之中,拥有足够份量与声望的人,来亲眼见证这场大胜。
否则,如何能將这场胜利的政治影响力,发挥到最大如何扩张自身在这盘乱世棋局中的声望与话语权
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有些尷尬,甚至可以说是无奈。
他手底下,是真的没人了。
能够稳妥指挥十万级別大军作战的將领,都已经是入门级大军团指挥了,放眼整个天下,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而隨著他麾下势力的不断扩张,人才极度匱乏这道坎,不仅没有改善,反而越加严重。
所以,即便是公孙羽这种已经年过甲,锐气不再的老將,在墨鈺眼中,也依旧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是他必须要拉拢的对象。
“说起来,我这里还有一事,要麻烦公孙老將军亲自跑一趟。”秦时墨鈺脸上的笑容不减,语气却变得郑重了些许。
公孙羽闻言,当即神色肃穆,抱拳一礼:
“统领大人但有吩咐,末將万死不辞!”
“没那么严重。”
秦时墨鈺笑著摆了摆手,
“秦军在河东的蒲坂方向,仍有一支由杨端和与张唐率领的偏师,约四万余眾。”
“我先前,已派遣魏国裨將赵佗,率军五万,前去征討。我想请老將军,再领五万兵马前去增援,务必要拿下此支秦军偏师,至少,也得把他们赶走。”
“末將,定不负统领大人厚望!”
公孙羽一听是去打秦军,而且带的还是合纵军,並非他麾下那些需要用来镇守濮阳的卫戍部队,当下没有任何犹豫,欣然领命。
“哈”
交代完此事,秦时墨鈺似乎是感到了疲惫,他打了个哈欠,脸上露出了几分倦色。
“统领大人好生休息,末將告退。”
公孙羽当即领会,恭敬地行了一礼后,便转身离去。
望著公孙羽大步流星离去的背影,秦时墨鈺脸上的倦色悄然褪去。
『可惜了……』
『可惜公孙羽,终究还不是自己人。而且,用合纵军去打下来的地盘,后续的归属问题,很容易在六国之间,引起无休止的扯皮。』
否则,以纯粹的军事角度而言,最正確的做法,应该是直接让公孙羽率领十万大军,趁著秦军主力新败,士气低落之际,长驱直入,横扫整个东郡,將这场胜利的战果,扩大到极致。
但,坐在他这个位置上,除了军事,却不得不去考虑那些更加复杂的,盘根错节的政治因素。
所以,秦时墨鈺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公孙羽去增援赵佗。
让赵佗能腾出手来,收服魏国失地。
如此一来,这份功绩,便足以让赵佗在魏国朝堂之上,站稳脚跟,拥有更高的地位,可以名正言顺地,掌握更多的兵力。
魏將朱亥,虽然在此战中,已对他彻底归心。
但生性多疑的墨鈺,依旧不放心,將整个魏国的军权,都压在一个人身上。
多安插一个赵佗,便算是多上了一道保险。
这样一来,无论將来朱亥与赵佗二人之中,谁出了问题,他耗费心血在魏国布下的这盘棋,都不会满盘皆输。
“然后就是……”
秦时墨鈺思绪,从魏国的棋盘上移开,转向並不起眼卫国。
“卫君角!”
他轻抚著左手指尖上的传讯指环,喃喃低语道:
“己一,你亲自带队,去一趟吧。”
“喏。”
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岂能容那些混吃等死的蛀虫,来摘桃子
所有占了他便宜的人,总得……付出点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