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年代:大国崛起从工业开始 > 第508章 懵逼震惊的林强!

第508章 懵逼震惊的林强!(1/2)

目录

第二天,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洒在研究所静谧的园区内时,整个大院已经提前苏醒过来。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联合学习交流活动,后勤和保卫科的同志们天不亮就开始忙碌,洒扫庭院,检查线路,连花坛里的几株残菊都被精心打理了一番。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

白杨依旧是雷打不动的作息,晨练,早饭,而后准时出现在办公室里。

他刚坐下没多久,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敲响。

“请进。”

林慧走了进来,她的脸色看起来比昨天要好一些,但眼神里依旧藏着一丝挥之不去的忧虑和困惑。

她将一个牛皮纸档案袋,双手轻轻地放在了白杨宽大的办公桌上。

档案袋很薄,甚至有些陈旧,边角都起了毛。

“所长,这是我哥哥林强的个人档案,我托我爸的老战友,从供销总社那边调出来的。”

“嗯,辛苦了。”白杨点了点头,没有立刻去看那份档案,而是示意她先坐,“别紧张,我说了,不是坏事。”

林慧勉强笑了笑,端正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像个等待老师训话的小学生。

她实在想不通,自己那个安于现状、每天就想着怎么从库房里多倒腾点处理布料的哥哥,到底有什么地方能入得了所长的法眼。

在她看来,哥哥林强除了嘴皮子还算利索,会跟街坊邻居、各路采购员们插科打诨之外,几乎一无是处。

正当办公室里陷入一种微妙的安静时,桌上的内部电话响了。

白杨接起电话,是门口警卫室打来的。

“所长,部里派人送来一份机要文件,需要您亲自签收。”

“好,让他们直接上来。”

挂了电话,白杨对林慧说:“去泡两杯茶来。”

“好的。”林慧起身,正好与前来送文件的人错身而过。

来人是一名穿着笔挺制服的年轻干事,神情严肃,他手中捧着一个用火漆密封的黑色皮质公文箱,显得极为郑重。

“白所长!”看到白杨,他立正敬礼。

“辛苦了,同志。”白杨起身与他握了握手。

一系列复杂的签收程序走完,年轻干事再次敬礼,一言不发地转身离去,脚步沉稳有力。

林慧端着茶进来时,只看到白杨正用一把特制的裁纸刀,小心翼翼地割开公文箱上的火漆印。

“咔哒”一声,箱子打开了。

里面没有想象中厚厚的文件,只有三个独立的档案袋。

这三个档案袋与林强的那个截然不同,崭新的制式牛皮纸,袋口用白线反复缠绕,封口处盖着鲜红的“绝密”印章,光是看着,就透着一股非同寻常的分量。

白杨将三个档案袋拿了出来,并排放在办公桌上。

然后,他才拿起林强那个薄薄的、甚至有些寒酸的档案袋,抽出了里面的几页纸。

纸张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是手写的,工工整整的楷书。

姓名:林强。

性别:男。

年龄:二十七岁。

政治面貌:群众。

学历:红星中学高中毕业。

家庭成员:父亲林建国(市纺织厂退休干部),母亲王秀兰(家庭妇女),妹妹林慧(***研究所所长助理),弟弟林浩(高中在读)。

工作履历:1970年-至今,东单区第九供销社,先后任售货员、仓库管理员、现任采购科采购员。

……

履历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就像那个年代千千万万个普通的城市青年一样,乏善可陈。

最后的单位鉴定评语,也是些“团结同志,服从领导,工作踏实肯干”之类的套话。

白杨看得非常仔细,手指在“采购科采购员”这几个字上轻轻摩挲了一下。

供销社的采购员,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岗位。

在这个物资凭票供应,渠道为王的时代,一个合格的采购员,需要有孙悟空的本事,能上天入地,走东家、串西家,把计划内外的物资给凑齐了。

他们对市场物价的敏感,对三教九流的熟悉,对政策缝隙的理解,远超常人。

这是扎根在最基层,最了解民间商业生态的一群人。

放下林强的档案,白杨又拆开了部里送来的第一个“绝密”档案袋。

这份档案的纸张是洁白的道林纸,字是打印机打出来的宋体字,清晰而冰冷。

姓名:钱立行。

年龄:三十五岁。

履历就复杂得多了。

此人祖上是津门八大家之一,标准的“资本家”出身。

但他本人却是个商业奇才,公私合营后,他凭借对市场的惊人嗅觉,在国营体系内依旧混得风生水起。

尤其是在广交会上,他曾仅凭一人之力,就为国家拿下了一笔巨额的纺织品出口订单,手段灵活,胆大心细,被外商誉为“最不像中国商人的商人”。

但他的档案上,也附着厚厚的一叠“错误”说明。

“投机倒把”、“个人英雄主义”、“无组织无纪律”、“里通外国(后经查证不实)”……

一连串的帽子,让他几度沉浮,最终被下放到了一个濒临倒闭的街道小厂里看仓库,彻底闲置了起来。

档案末尾,周部长的秘书用钢笔加了一句批注:此人是匹烈马,能日行千里,也能踢死主人。性如孤狼,极难驾驭。

白杨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狼?

他要的就是狼。

温顺的绵羊,是没法在即将到来的市场浪潮里撕开一道口子的。

他打开了第二份档案。

姓名:马宏图。

年龄:四十一岁。

这位的履历,则完全是另一番光景。根正苗红的革命家庭出身,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地方政府,一步一个脚印,三十多岁就成了一方县委的负责人。

他的问题,出在“思想过于超前”。

早在几年前,他就在自己负责的县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偷偷搞起了“包产到户”的试点,还大刀阔斧地改革县里的几个老大难国营厂,引入了后世所谓的“厂长负责制”和“绩效考核”。

他将马宏图的档案,与钱立行的档案,并排放在了一起。

最后,他又拆开了第三份档案。

这份档案里的人选,同样优秀,是一位在南方主管过大型国营商场,精通财务和管理的干部。

但白...杨只是扫了一眼,就将其放到了一旁。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三份档案上。

林强,基层的“地头蛇”,代表了最广泛的民间网络和渠道感知。

钱立行,市场的“孤狼”,代表了最敏锐的商业嗅觉和最凶悍的开拓能力。

马宏图,体制的“拓荒牛”,代表了对宏观政策的理解和在规则内跳舞的智慧。

一个负责打通末端渠道,一个负责冲锋陷阵开拓市场,一个负责保驾护航稳定后方。

这三个人,就像是未来商业帝国版图上的三枚关键棋子,位置不同,作用各异,但组合在一起,却能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白杨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周部长果然没有让他失望,送来的人,都是他最需要的那种“宝贝疙瘩”。

他按下了内部电话的按钮。

“小林,进来一下。”

林慧很快推门而入,看到桌上摊开的几份档案,尤其是自己哥哥那份,被郑重地摆在最中间,她的心跳不由得又快了几分。

“所长……”

“你去安排一下。”白杨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用所里的名义,立刻联系这三个人。”

他将三份档案往前推了推。

“林强,钱立行,马宏图。”

“通知他们,今天下午三点整,到所里的小招一号会议室开会。会议内容,定为‘关于新型民用技术推广应用的座谈会’。”

林慧的眼睛瞬间瞪大了,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自己的哥哥林强,竟然和部里用绝密档案送来的人,并列在了一起?

还要一起参加一个听起来就无比高端的“座谈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