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路人的修仙生存法则 > 第312章 龙面

第312章 龙面(1/2)

目录

这么高的效率最主要的还是得益于城堡的两名生灵。

一名就是稻草人园丁。

它能够帮助自己修剪和安排作物之间的最佳间距和足够的肥料。

另一个就是太阳幽灵,顾名思义就是一个能够发光的幽灵。

能够让植物在最佳的阳光和温度条件下生长。

正是他们这两个生灵让自己这边的农田能够三个月就结果。

既然吃的已经是快装不下了,那么就要考虑去弄一下别的东西,比如说肉。

不过看了周围几十公里内的活的,没找到一个能够养着吃肉的东西。

眼看地上走的和天上飞的都找不到,自己只能试试看水里游着的。

自己的城堡还有个叫地下水脉的地方能够养这些小鱼小虾。

关键是自己这地方看上去也不像是有鱼和虾的地方。

好在哈皮鸟在探查周围环境的时候把所有事情全部都探查过了。

往西走一百多公里有一条小河流,冬天河流表面会冻住。

虽然这边看上去也不像是有鱼虾的地方,但自己只能先来到这边试试看了。

飞到这边之后,先是开启灵力探查,在灵力足足外放好几百米之后才能够看清水下的情况。

在这没有灵力的世界,连灵力探查都要如困难,为了节省点灵力,李仟鸣只好用神识一点点的扫描。

不过很可惜,哪怕是做到这样还是一点都找不到。

看着如此我。清澈的水流,难道是这里的水太清澈了,一点东西都没有鱼儿吃的,全部往别的地方去了吗,

想到这里李仟鸣在水流的一边挖了一个小池子,随后往里面丢入树叶,草根这些东西。

甚至还丢进去了切碎了的土豆。

希望那些鱼闻到这些味道来他这边找吃的。

做完这些李仟鸣便离开了这个地方。

一个月之后,原本温暖的天气开始慢慢下降,这对于他们来说算是入秋了。

再等一个月的时间,粮食收成就能拿来过冬了。

而李仟鸣这边,树叶草根和磨成粉的土豆终于是引来了一些鱼虾。

为了防止鱼把虾吃掉李仟鸣还特意把这些东西养在两个地方。

这些比自己手指头还小的鱼,要不是神识攻击外放才能看到的小虾米。

希望过段时间这些东西能够长大一些,起码是自己能够吃得下去的那种。

将这些东西放到城堡的鱼塘,不对应该说是小湖中。

另一边,诸多村子的稻草房屋顶,突然莫名多出了很多的蚂蚱。

这些蚂蚱啃食着屋顶上的干草,而且这些蚂蚱的数量令人震惊。

一个小屋上趴着几百只蝗虫,往年虽然也有这些,但大多数都在还是小蝗虫的时候被吃进了肚子里面。

而且这里气温很低,基本上一个冬天就能够将这些东西全部给冻死。

现在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所有人都预感到事情的不妙。

像是想到了什么,全部都跑到自己的田地里面。

最让他们担心的情况还是发生了,庄稼叶上全部都是那些土黄色的蝗虫,那种密集程度连叶子都看不到。

所有人看到这些之后全部都震惊得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规模的蝗虫,害怕,恐惧,让他们连说话都不知道了。

反应过来后的他们拿起地上的石头向着庄稼叶上的蝗虫丢去,希望能够以此把蝗虫给吓跑。

但更令他们可怕的是这些蝗虫好像没有意识一般,面对这丢来的石头一点反应都没有。

一直在啃食着这些庄稼,当地上的啃食完之后,那些蝗虫便挖开地上,去啃食着埋在土里的根。

所有人都像疯了一样上前一脚又一脚地踩着这些东西。

但却一点效果也没有,就好像机器一样,不会因为外界发生的事情而做出反应。

而看看到被踩死的蝗虫的尸体,其它活着的蝗虫则是围上来将死去的蝗虫吃掉。

没办法的村民拿来了火把试图将所有蝗虫焚烧殆尽。

但蝗虫燃烧散发的浓烟却是让在场的所有人感觉不适。

所有人都跪在地上干呕,有的甚至直接晕了过去。

这些蝗虫有毒!

于是村民们只能先行撤退。

但等他们回过头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村子里面已经是浓烟滚滚。

一想到这些虫子烧掉的话会产生毒素,一下子就想到村里面的人很可能也是想要用火烧的方法驱赶蝗虫。

而且看着黑烟,恐怕整个村子都要出问题。

其他人都是跑回村子里面,果然,村子里的人一个个都躲到了外面。

里面还有一些人陆陆续续爬出来,但哪怕是在村口也能够闻到这股恶心的臭味。

于是他们便叫人去其他村子看看情况,顺便将这里的情况告诉他们。

随后两个情况还算好的小伙子便跑步去到其他村子看情况。

但老远就能看见天空中飘起的黑烟,看来他们也是凶多吉少。

一时间,不仅是他们这里,整个北方都泛滥起了可怕的蝗灾。

所有地区的农民全部都没有粮食收成。

当天就不知道有多少封信件传到教会的总部。

教会高层看着这份灾情报告,似乎是十分满意,看来这一次研发的炼金蝗虫效果很好,就连一些极为寒冷地区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

回到李仟鸣这边,在云杉森林监视的哈皮鸟传来消息。

说最近天牛和蝗虫的数量异常增加,云杉森林的大部分云杉都受到了天牛虫的啃食。

很多云杉现在树心都是孔洞,基本上和死了没有区别。

要是接着这样下去的话恐怕等到入冬的时候整个云杉森林全部都是被天牛虫啃食殆尽的云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