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罗成的计划(1/2)
自从吐谷浑被覆灭后,大隋就在这里建立了西海郡。
昔日吐谷浑都城伏俟城,也就成了西海郡的治所。
而此刻,罗成已经来到这里。
虽然此间早有太守,但罗成有着马展的命令,便是统领西海各路兵马。
西海郡的兵马并不算多,加起来也就三四万人而已。若是平常自然够用,但在眼下倒是有些空虚了。
罗成大老远赶到这里,他自然知道自己的任务。
既然马展对他委以重任,罗成怎会辜负马展的期待。他到岗之后,便是做好了诸般准备,为的就是以防万一。
吐蕃一方不来还好,若是他们胆敢肆意妄为,那便是取死之道。
现在的大隋,可不是天下大乱时期,容不得任何人在此放肆。
不管是哪一方势力,胆敢与大隋为敌,都只有一个结局。
——
这一日,罗成正在操练兵马。
以他的性格,自然不可能和马展一样到处摆烂。眼下没有吐蕃消息,他抽空便是演练武艺,或者操练兵马。
别看罗成还很还很年轻,但他作为罗艺之子,妥妥的将门虎子,能力自然非同小可,在练兵之上也有着门道。
但就在此刻,有人匆匆而来,在见到罗成之后,立刻拱手道:
“启禀将军,斥候发现了吐蕃兵马的踪迹。”
“吐蕃!”
听得此言,罗成的目光瞬间变得凌厉,他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等吐蕃到来吗,现如今,他们终于是出现了。
对此,罗成没有半分畏惧,在他的眼中只有自信和迫不及待。
纵然敌军来犯,他又有何惧?
他可是罗成,大隋名列前茅的猛将啊,这吐蕃胆敢来犯,那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就这样,罗成低声说道:
“可算是来了,既然他们敢来,那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传令下去,调集所有兵马准备战斗,此番吐蕃来犯,绝对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
尔等也不必担心,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既然吐蕃当真敢来,用不了多久,我大隋的援军也将赶到。
那时候,便是吐蕃的末日!”
罗成不是傻子,在他来到西海的这段时间,也是了解到吐蕃的信息。
不可否认,吐蕃的环境确实很特殊,也有着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可罗成仍旧有着十足的信心,大隋肯定能取得胜利。
不管吐蕃一方,到底有什么应对之法,也都无济于事,他们的结局只有一个。
正如当初杨广领兵征讨吐谷浑,亦是风雪交加,可最终还是大隋取得了胜利,而此战的关键人物也是马展。
在场众将士都能感受到罗成的决心,他们没有迟疑,当即行动起来。
一时间,整个伏俟城的兵马都被调动起来,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罗成来到城楼之上,他目光向着远处看去,果然看见一路兵马靠近。
这并非大隋的援军,他们的装束也和大隋截然不同,这已经足以说明,他们便是来自吐蕃的敌军。
“来了。”
罗成低喝一声,接着道:
“等到他们攻城,便随本将出城反击,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大隋精锐的厉害!”
左右将士没有犹豫,他们听得罗成之言,立刻拱手称是。
——
巴丹乃是吐蕃大将,也是松赞干布的亲信。
正因如此,他才会被松赞干布委以重任,率领吐蕃十万大军来到这里。
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战,如果顺利的话,吐蕃便可横扫吐谷浑之地,将这块土地完全纳入掌控之中。
想到这里,巴丹已然蠢蠢欲动,在他的脸上满是振奋之色,以至于他抬起头看向前方城池,便是跃跃欲试。
他一路跋涉,终于是来到了伏俟城外,这里曾经是吐谷浑的都城,现在则是大隋西海郡的治所。
巴丹抬起头,他低声道:
“这里便是伏俟城,曾经吐谷浑的疆域,但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会是我吐蕃的领土,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挡我们!”
这位吐蕃大将,同样有着势在必得的决心。为了这场战斗,吐蕃可是调动十万大军,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而在巴丹的众将,也是一阵呼喊,没有人会轻言放弃。他们好不容易来到这里,不就是为了建功立业吗?
大军已然蓄势待发,巴丹并非优柔寡断之辈,他也完全想象不到,后方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所以,在短暂观察之后,巴丹立刻举起手中兵器,大声下达命令:
“诸位将士们,为了吐蕃的荣耀,全军发起冲锋,吐蕃必胜!”
这一刻,无数簇拥在一起的士卒,瞬间有了行动。他们飞快朝着伏俟城靠近,有着势在必得的决心。
“必胜!”
喊杀声阵阵,当真不容小觑。
在巴丹看来,他领兵奇袭伏俟城,城中守军疏于防备,定然不堪一击。
可现实却和巴丹的想法截然不同。
因为他看见,此刻城楼上稀松的守军,在面对吐蕃将士的冲锋,竟是怡然不惧,他们利用城楼上的器械,阻挡大军攻势。
在这井然有序的防守中,吐蕃大军攻势受阻,双方陷入僵持之中。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倒也没什么。
因为吐蕃人多势众,兵强马壮,只等时间推移,最终的胜利必然属于吐蕃。
这也是巴丹的想法。
他看着这战场,虽然有些意外,却仍旧保持着冷静,更是对左右说道:
“大隋虽然强大,但他们在吐谷浑布置却不多,就凭这些人,想要挡住我军攻势,未免异想天开。”
正当巴丹自信满满之际,他的脸色却是突然发生变化。
因为他看见,原本紧闭的城门,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打开了。
而在其中,一支全副武装的精锐,在一名年轻人的带领下冲杀而出。
那年轻人手持长枪,胯下一匹白龙驹,速度何其之快,径直杀入人群之中。
“罗成在此,还不受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