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陆逊欲得建业城,刘备终得关羽信(2/2)
终有不少豪强归附。
可随着暗中联络、拉拢的世家子弟与乡绅豪强渐多,陆逊心中忽生一念。
或许不必只囿于“投曹”一途?
若能拉拢司马懿,借吴主之法理,再借江东世家大族的财力、人脉与私兵之力,再寻机与城内势力呼应,来个里应外合,未必不能将关羽逐出江东,重新把建业夺回手中。
再想办法夺回吴主孙权,使其重掌建业。
不,以现在之局面,只要能夺回建业,曹丕必送还吴主而归。
既然生出了这个想法,陆逊常常夜不能寐,思虑着如何夺回建业。
……
另一边,鲁肃纵马疾驰。
他明白,在荆州时,为助陛下稳定后方,他以江东士子的身份,先见太史慈,后见吴国太与公子绍。
以至于耽误了太多时间,致陆逊与曹相连,火速撤军。
今时今日,子敬唯争朝夕,欲赶在陆逊有所动作之前,先入建业,劝云长早做防备。
即便是平日不服老的黄汉升,也被他催得连连叫苦,常蹙眉抱怨:“鲁子敬,何至如此急迫耶?”
子敬神色肃然,语气却满是焦灼:“陆逊通曹之心尽已昭然,若彼其抢先一步引曹军入城,云长恐身陷危局矣!”
言罢,当即挥鞭催马,绝尘往东。
……
而此时,方入海昏城的刘备,终得确切音讯。
廖化携关羽亲笔书千里疾驰,终得刘备消息,而入海昏城觐见。
先前民间虽传关羽已下建业,然流言终归是流言,无凭无据,既难辨真伪,更恐是敌营故意散出的虚诳之语。
刘备纵心怀期盼,亦不敢轻信,只将那份牵挂暗压心底,日夜悬心难安。
今廖化所呈,乃关羽亲笔手书,字迹凛凛,信中详陈夺城始末,桩桩件件皆属实情,断无虚假!
无人知晓,刘备捧读此信,逐字阅罢时,那颗连日紧绷、悬于半空的心,终是放下。
转瞬又被狂喜占据心头。
他不顾帝王的持重,兴奋的向他人展示关羽书信:“汝等且看,云长果夺下建业矣!……云长果夺下建业矣!”
刘备不是故作姿态。
他是念及惜前世之悲痛,以今生之坚守,终得此番善果。
交织着手足情义与夙愿得偿的欣慰,在心头翻涌不绝,实在无从按捺。
而这个消息,亦让刘备麾下文武俱振臂称快,言语间尽褪此前忧色,大家围拢上前,或传看书信,或热议战局,帐内一时欢声雷动。
唯庞统面色沉静,上前谏言:“陛下,今我军既已踏入江东之地,根基初定,不宜耽于眼前喜幸之捷,当趁此兵锋正盛、人心向附之机,继续挥师东进,一举将江东全域纳入我朝版图,方为长久之计。”
“哦……”
刘备也明白:若在往日,彼此尚为盟友之际,江东无过,确实无由兴兵征讨。可如今孙权背盟通曹,暗袭荆州,行径已失信义,这般局面下,便不用再拘于旧情、存妇人之仁。
庞统所言极是,当趁此师出有名之机,挥师东进,一举平定江东。
然未及刘备下定决断,帐外忽报蒯越、孙瑜二人求见。
二人入帐时,神色皆带急惶,竟还携来另一份惊人心魄的战报。
蒯越抢步上前,语声急切:
“陛下!三将军张飞为解云长之困,误入江北,与周公瑾同困合淝城内!如今合淝粮秣将尽,城防危殆,望陛下速发援兵,迟则恐生不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