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冬季(2/2)
那就是发生频率极高、持续时间极长、覆盖范围极广。
有些灾难,比如尘季的陨石坠落。虽说危害不小。可大部分总能对此抱有侥幸心理。
可冬季呢?
没几个逃的掉,总得把大部分都熬一遍,才能渡过去。
最重要的是,衣食住行,冬季一上来就砍掉了你三个,第四个也岌岌可危。
衣、食、行。
在没有足够的保暖手段下,尤其是到处都有蓝冰辅助冰雪发展的情况下,你基本不敢脱衣服。
而厚实的衣服穿久了,味道已经可以说最不是问题的问题了。
食物。
还用多说嘛?
寻常的风雪还能挖点儿野菜,打点儿野味。而南大区这种级别的风雪,外界的食物获取成为了最大的问题。基本只能靠存粮。
你以为刺季末为什么爆发大战?
为什么出现一堆族群混战、观战的情况?
冬季要来了啊。
不少族群,都是趁着人多的时候外出狩猎收割完最后一波粮食。然后...借口冲突,强行进行“裁员”。
就算有不少生物都有冬眠的习惯。
可六个月的冬眠,实在太久了,已经打破了某种内平衡,一般生物没几个遭得住。
所以,冬季之前,必须屯粮。
必要时,可以把同类作为食物。
先前的哥布林、林民,为什么有这个习惯?一方面是森林找适合自己族群的食物确实不容易,但最主要的,还是这些季节逼筛出来的。
有了前两点,再看“行”。
出行,怎么出行?
一开门,外面的雪直接塌方,如决堤洪水往你家里涌。
有人说可以修雪下通道。
的确可以。
但温度极低,且雪层较厚的时候,你挖的下层雪坚硬程度不比钢铁弱多少。
而且,还有一种可能,你没挖多远,就会撞上“大礼包”。
蓝冰、雪兽,融入了特殊云团比如毒素云、诅咒云的异常雪区,又或者挖到有灵性的活性雪导致其发怒诱发雪灾...
铲子放到你手里,你敢赌嘛?
也好在部落的建筑基础够硬,墙体厚实,门窗易于更换,也预留了将来可能的“给排水”“消防”“人防”“供暖”“供电”“供魔”“通网”“通风”“光交互”等空间。
本部的居民们暂时不用像马尔提雅的底层民众那样,时刻担心着房屋会不会塌。
而且,部落内的部分道路,是有“遮阳绿化”“亭台路饰”“防尘挡墙”“镇压石碑”的。
想来后续做好修缮,应该还是能保证至少三条主干道和部分支路的冬季使用的,前提是没有蓝冰掉在这些路上。
谁说装饰美化、风水阵法没有直接作用体现?有时候,你的用心与匠心,就是能在不经意间回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