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3章 文火慢炖(2/2)
叶瑾在“指南针”大获成功的激励下,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叶明为她搜罗来的各种地理志、海图、星象书、甚至一些残缺的西洋译着,她都读得津津有味。虽然很多内容深奥难懂,但她总会拉着宋应文或者叶明问个不停。
她的织机也没闲着,在熟练运用飞梭织出平整结实的布匹后,她又开始琢磨如何能更简单地换线织出彩色条纹。
她设计了一种简单的多梭箱雏形,虽然换梭还需手动,但比之前效率高了不少。
李婉清看着女儿这般模样,又是好笑又是骄傲,只得由着她去。
叶风在户部的差事也越发得心应手,他对数字天生敏感,在叶明“数据说话”的影响下,也开始尝试用更清晰的表格和账目来处理繁杂的户籍赋税资料,据说颇得上司赏识。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来自北疆大哥叶秋的信件,频率增高,语气也一次比一次凝重。狄人的骚扰力度持续加大,而且战术越发狡猾,多点开花,声东击西,极大牵制了边防军的精力。
更令人不安的是,叶秋麾下的夜不收小队,数次与狄人精锐哨探发生遭遇战,对方装备之精良、战斗意志之顽强,远超以往,甚至出现了一些从未见过的奇特弯刀和护甲样式。
大哥在信中忧心忡忡地写道:“狄人所获之助,恐非仅止于崔家一处。其背后,或有更大图谋。”
这印证了叶明的担忧。斩断崔家这条线,或许只是让敌人变得更加谨慎和隐蔽,并未能彻底消除威胁。
与此同时,东南水师关于那几艘神秘西洋商船的追踪,也有了新的进展。
经过多方打探和渔民目击描述拼凑,基本可以确定,那几艘船在消失一段时间后,出现在了琉球群岛附近海域,并与岛上某些势力有所接触。
其后,它们并未继续北上靠近本朝沿海,而是再次转向西南,似乎…是朝着吕宋乃至更遥远的满剌加方向去了。
其行踪飘忽,目的不明,让水师提督也感到困惑和不安。
他在信中写道:“…此等西洋帆船,船坚炮利(据遥远目击),形制与我朝、倭国、南洋诸国皆迥异,行事诡秘,不似寻常商贾。其忽东忽西,忽聚忽散,实难揣测其意图。然其出现之海域,恰是海上商路要冲,不可不防。”
西洋船、精良装备、北狄、海上要冲…这些零散的信息在叶明脑中盘旋,却始终难以串联成一个清晰的图景。
他隐约感觉到,一股来自遥远海洋彼岸的力量,正在悄然靠近,并可能与北方边境的紧张局势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这是一种超越当下朝堂斗争格局的、更大的不确定性。
他将东南水师的密报和北疆的军情一并整理,加上自己的分析和忧虑,写成了一份详细的奏折,秘密呈送皇帝。
他在奏折中强调,需加强对海外信息的搜集,提高沿海水师的警戒级别,并建议可否尝试与那些西洋商人进行有限度的接触,以探明其来历和意图?
李云轩对此极为重视,批示:“水师戒严,加派侦船。接触之事,慎之再慎,具议以闻。”
显然,皇帝也对这未知的海洋来客抱有极大的警惕。
就在叶明为此事殚精竭虑之时,一场针对他个人的、阴险而隐蔽的反击,悄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