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 第997章 仿制六分仪

第997章 仿制六分仪(2/2)

目录

钦天监的藏书楼内,时光仿佛凝固在故纸堆的尘埃之中。

叶明派去的算学主事和老秀才,每日埋首于汗牛充栋的星象记录中,如同最耐心的矿工,一点点剥离着附着在数据之上的神秘外壳,寻找着内里的规律。

过程枯燥而缓慢。

古代的观测记录并不精确,描述含糊,夹杂着大量“主兵戈”、“兆灾荒”之类的谶语,给数据提取带来了极大困难。但叶明给的思路是明确的:忽略所有主观解读,只提取时间、行星位置这两个核心数据点。

十几天过去,他们从数百年的记录中,筛选出了近百次关于“荧惑”接近或停留在“心宿”区域的记载。

当这些零散的时间点被逐一列出,并按时间顺序排列后,一种模糊的周期性开始隐约显现。

老秀才捻着胡须,看着纸上那似乎存在某种间隔的年代数字,喃喃道:“这…似乎每隔七十余年,便有数次较为密集的显现…但又不完全准确…”

年轻的算学主事眼神更锐利些,他尝试着计算相邻记录之间的年份差,发现这些差值虽然波动很大,但似乎围绕着某个数值上下起伏。

“大人,”他某日向叶明汇报时说道,“剔除那些记录明显模糊或间隔极短(可能是观测误差)的数据,粗略来看,‘荧惑’接近‘心宿’的年份间隔,大致在…在七十五年到八十年之间波动,但波动幅度不小。若要更精确,恐怕需要极多的数据和支持。”

叶明看着那初步整理出的、还显粗糙的数据表,心中已然有数。

火星公转周期大约是687天(约1.88年),但其运行轨道和地球不同,从地球上看它相对于恒星的视运动(“会合周期”)要复杂得多,平均约780天(略超过2年)一次冲日。

但每次冲日在星空背景上的位置都在移动。所谓“荧惑守心”这种特定天象,其周期自然更为漫长且不固定,但绝非毫无规律可言。

“很好。”叶明点头,“不必追求极度精确,只需证明其有规律可循,而非胡乱显现、随意主吉凶即可。将数据整理清晰,制成图表,注明数据来源和筛选依据。”

他需要的就是这个“不确定性中的规律性”。这足以说明,天象运行并非随心所欲的“天意示警”,而是有其客观规律。

既然有规律,就能被认识和预测,那么钦天监那套“解释权”的垄断地位,自然就动摇了。

就在数据整理渐趋明朗之时,叶明府中的“测绘小组”也在那本意外得来的西洋古书启发下,取得了初步进展。

宋应文带着工匠,成功仿制出了书中一种简单的“十字测角仪”。

这东西结构并不复杂,主要由一个十字形的框架和一根可以旋转的瞄准尺规组成,可以用来测量地面上两点之间的角度,或者简易测量远处物体的高度角。

叶瑾对这新仪器充满了好奇,拿着它在院子里到处比划,测量树高、屋檐角度,玩得不亦乐乎。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