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回到古代做大亨 > 第746章 夷三族

第746章 夷三族(1/1)

目录

听到这,赵德兰脸色才好了一些,对着李蘅说道:“蘅儿!先把这老家伙放了。我知道你现在挺气愤,但是现在陛下在呢,一切有陛下来主持公道。”

此时李蘅气已经消了不少,再听到自己母亲的话,才说道:“好!我先把人交给他们。”

然后李蘅回头看着李世民说道:“如果结果不能让我满意,我不介意亲自去杀他。”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这点你放心,如果查清他的罪名属实,朕绝不姑息!来人了,把这老家伙拉下去。”

现在李世民也不称呼他为老师了。因为对方所犯的那些罪行,李世民听了之后,也是心中狂怒不已。对方仗着太傅的身份,做了很多的恶事,很多连人都称不上的恶事。这一刻要让他再称呼对方为老师,他感觉自己都成了畜生。所以此时此刻,无论如何这一声老师也是喊不出来了。

不但如此,如果对方真的是犯了这样的罪行,不但是要给对方定罪,甚至最后自己都要下一个罪己诏。自己身为当今皇上,自己的老师,犯下如此天怒人怨的罪行。自己竟然都没有发现,如果不下这样一个罪己诏的话,那么天下人怎么看他?估计是认为他在袒护自己的老师。否则的话,对方犯出这么多的罪行,自己近在咫尺都没有发现,如何都解释不通?

可以想象得到,李世民这一刻心中是多么的愤怒。罪己诏这种事情,自古以来有几个皇帝干过的。这种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情,哪个皇帝愿意做?何况他登基以来,都是英明神武,把这个国家治理的越来越富强。甚至他认为自己将来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但是现在,这个老家伙在自己的脸上,重重的抹了一把黑,无论用多少粉底都修饰不回来的黑,可以想象后世的史书上会有什么记载?

现在,他不由得想起了李蘅的一些话。心中在想着,儒家推荐给他的这样的老师,一个顶级的大儒都是这样的龌龊。那么儒家那满嘴的仁义道德,是不是就如李蘅所说非常的不堪。这一刻,他也有一丝动摇。

从董仲舒独尊儒术开始,历朝历代的皇家们,都在宣扬着儒家的思想。这一点李世民心里头也很清楚,儒家所宣扬的那套忠君爱国的思想,是他们这些君王所需要的。所以历朝历代,都以儒家思想教育人。但是儒家思想真的能教育他们想要的人吗?真的能教育出忠君爱国的人吗?

这件事情,就暂时的画了休止符。当李世民和长孙无垢知道前因后果之后,嘴角都抽搐了,原来是李蘅的女儿被打了,李蘅来讨公道,所以就把整个太学院给拆了。然后对王太傅用刑,合着不是因为王太傅犯了那么多的罪行而惩罚对方?说白了他就是泄私愤,只不过恰好王太傅是有这样的罪行。

但是此刻也只能这样了,必须把李蘅包装成,因为不满王太傅的暴行,才干出了这样的事情。否则的话,这件事真的就没办法收场了。

长孙皇后没人的时候,拍着自己的丰满的胸脯,暗自舒了一口气。真的是还好,还好王太傅是那样一个畜生。否则的话,今天这个事情,真的是会成为李蘅和李世民双方决裂的一件大事。想到这里,长孙无垢对这个王太傅也是愤恨不已,对方干的这都是些什么事?就他打李蘅女儿这件事情,都是一件畜生干的事。有一句话叫祸不及家人。有什么事情,也不能牵连别人的家人啊。更何况只是言论之争,而且还是祸及几个孩子。

事后调查的非常清楚,这个王太傅,当时打了李蘅的几个孩子,每个人都用戒尺打手。还不止打了手,身上多处都被打了。最严重的是李明夜,竟然足足被那个王太傅打了半个时辰。这个老家伙真的是一点人性都没有,对一个几岁的小女孩,竟然能下得了如此的狠手。真是一个畜生,联想到他交代的那些罪行,他这些做的也不足为奇了。

此时他已经是被李蘅给折磨的疯了。他交代的那些罪行都非常的详细,所以查证起来也非常的简单,很快详细的案卷,就呈现在了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面前。两人看完之后,这王太傅所有的罪行,基本都属实。有一些出入的地方,也是因为时间比较久的一些罪,一时之间没有办法查证。但是以他那些已经交代的罪行,看那些罪行也是基本上差不了了。就是他交代的这些罪行,死十次也够了。

看完这些案卷,李世民也是暴怒无比,一把把这些案卷先翻在地上,在那里怒骂:“畜生啊,畜生!真是畜生!这种人能给我来当老师。真是耻辱,耻辱!”

这些案件当中不仅仅有那王太傅的罪行。在调查的当中,只是顺道也调查了一下,王太傅所在的家族的一些罪行。仅仅是看到的那些,就看得出王太傅的家族都是罪恶满满。这些年仗着王太傅的身份,仗着王天福是自己这个皇帝的老师,做起恶来,肆无忌惮。甚至有时候,那些王孙贵族都得给他们几分面子,帮他们掩饰罪行。

李世民平复了心情之后,抄起案卷,拿起红笔在这些案卷上一个个的勾勒,一边勾一边怒骂:“这样的禽兽家族,留着它干什么?杀!杀!全部杀!一个不留!朕向来不愿意诛灭三族,想要做一个仁义之君。但是这样的家族不灭三族,不足以平民愤。来人哪,下令抄家,夷王太傅三族。”

当朝太傅,当今皇上,李世民的启蒙老师,儒家代表,当代打入,被李蘅下旨抄家,诛三族。立时,引起轩然大波,震惊朝野。这个消息,百姓听到之后,不少人弹冠相庆,甚至放鞭炮庆祝,如同过年一般高兴!

但是在朝为官的众多儒家之人,却对李蘅恨之入骨!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