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长孙无垢的进言(1/1)
“来人哪!看着他们,他们想跪死在这里,就让他们跪着。谁敢起来,就给我打断双腿。他们要跪,那就永远跪在这里吧。”
说完,李世民转身而去。他现在心里想着李蘅所说的话,心中想道:“也许李蘅说的是对的。儒家已经变了,变得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儒家了。也许他们满口的仁义道德,已经成了虚伪,只是一种幌子了。靠这样的儒家真的能够教化万民,让万民向善吗?”
最让李世民恐惧的是,这群人现在已经联合起来了,在朝中势力竟然如此的大了。上百名官员一起来,为王太傅求情,竟然不惜颠倒黑白,罔顾国法,也要救着王太傅。在他们心里头只有儒家,没有国家,没有国法,最后还威胁他这个皇上。在他们眼里也没有皇上,没有君权,一切都是以他们的利益为先。
这就让李世民更加的无法忍受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他们的势力进一步做大,当整个朝堂全是儒家的人的时候。李世民突然打了一个冷战,那这天下到底是皇上的天下,是他李家的天下,还是儒家的天下?到了那个时候,虽然他们李家人还是明面上的君王,但是实际上不就已经成了傀儡了吗?他们儒家想要操纵天下就操纵天下,想要操纵君王就操纵君王。只要跟他们道义不和,就安上各种罪名。李世民越想越觉得有些害怕:“不行!这儒家该压他们一压了。”
过了一个时辰,长孙无垢进来对李世民说道:“皇上,御书房外,众位大臣已经跪了一个时辰了,放他们回去吧。
李世民怒道:“放他们回去,他们竟然敢联合起来威胁朕。威胁朕不放王太傅,就要跪死在这里,那朕就成全他们。”
长孙无垢说道:“皇上息怒啊,这件事情不值得皇上大动干戈。一百多位臣子跪在外面也不像样。皇上若是真让他们跪死在这里,那也显得皇上为人刻薄,不是为君之道。跪了一个多时辰,该罚的已经罚了,放他们回去,也显得皇上几分大度。否则的话,皇上这样做也是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啊。”
李世民叹息一声说道:“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你可知道,朕现在最担心的就是这件事情。这儒家已经控制了天下读书人的心,已经是这朝堂上的一股大势力。今日,朕若是饶恕了他们,他们就会越发的猖狂。他日若是这朝堂之上,站满了儒家的人,他们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意思。你想没想过这种后果?”
长孙无垢沉吟了一会儿,说道:“皇上如此一说,臣妾就明白了,确实是很可怕。但是皇上,让一群臣子跪死在外面,也是治标不治本。这天下,总归是需要人来治理,皇上也需要臣子。没有儒家的臣子,也有别的臣子。如今的天下,格局也需要有所改变。士族门阀固然要照顾,这寒门士子也同样需要照顾。任何事情都需要左右衡量,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儒家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此事,皇上也许可以和李蘅商量一下。”
李世民点了点头说道:“不错。!确实是可以和李蘅商量一下。他向来对儒家没有好感,显然是一早就看出了儒家的一些弊端,正好朕可以向他请教一下。”
长孙无垢笑了笑说道:“这就对了嘛!既然有了对策,那皇上就不要在这里烦恼了。你看外面的这些臣子,是不是让他们回家?”
李世民说道:“好吧,让他们滚回家,反省去吧。”
“好,那臣妾这就出去宣布了。”
说完长孙无垢走出御书房,对着外面的群臣说道:“各位大臣都起来吧。皇上让你们回家反省。”
“谢皇后娘娘求情。”众人纷纷起身
长孙无垢说道:“本后给你们求情,并不是认为你们没有犯错,你们这次错的非常的离谱。王太傅犯下累累罪行,如果掩耳盗铃,不加以制裁,那天下百姓人心如何安抚?你们只看到了他是皇上的太傅,制裁他可能有损皇上的颜面。但是却没有看到,如果不制裁,那就会动摇大唐统治的根基。大唐建国尚晚,才仅仅十几年的时间,此时天下黎民百姓心中所向,还不稳定。我们北有突厥之患,内有江山阁一众反贼,念念不忘复辟大隋。倘若我们做不到,对天下百姓公平公正,做不到让他们安居乐业。就有可能被那些反贼所挑拨,再起隋朝覆灭的祸患。
南北朝至此,几百年间,多少朝廷,多少国家建立又覆灭?期间有几个国家能撑过百年的?这都是教训。所以陛下治理国家如履薄冰,也希望你们能够体谅陛下的心思。做到为陛下分忧,为陛下解难。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跪在这里,来要挟皇上。当然,列为臣公也不一定是来要挟皇上,也许只是考虑的欠缺周到。
这件事情就此为止。王太傅所犯的罪行,已经是查的一清二楚。同时王太傅是皇上的老师,皇上已经是在反复思量,能加的恩惠已经加了,能给的恩典也已经给了。就是这样,也不足以赎他的罪行之十一。所以皇上反复思量之后,真的是死罪难逃。并非皇上薄情寡义,不念师徒情分,不念君臣情分,也不是不念昔日王太傅为朝廷所做的功绩。而是,实则他的罪行,已经大的无法用这些东西来抵消,已经罪恶的无法饶恕。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正国法。本后话止于此,列位臣公回家之后反复的思量,切莫再为此事,来惹皇上恼怒。”
这些人退出皇宫之外,聚集在一起。
“胡大人这如何是好?皇上这次是动了真怒了。”
“是啊,皇上这是铁了心,要治王太傅的罪了。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