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百年家族:百战求生 > 第262章 铁血新章

第262章 铁血新章(2/2)

目录

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

宛如风铃一般清脆悦耳。

“不过呢,这背包也有个小缺点,

就是背着它走路的时候太晃了,

特别是在急行军的时候,

它会不停地撞击你的肋骨,

那叫一个疼啊!

但即便如此,

也总比你们用麻绳捆包裹要强吧!”

克鲁尼笑着解释道。

这时,徐天亮走过来,

拎起了一条1936外腰带。

这条腰带散发着一股牛皮的膻味,

还夹杂着些许汗臭。

徐天亮嗅了嗅,说道:

“这玩意儿可比德式皮带实用多了!

你们看,这扣环不仅可以挂手雷,

还能挂刺刀呢!

打仗的时候,

伸手一摸就能拿到武器,

多方便啊!”

说到这里,徐天亮突然压低了声音,

改用金陵话说道,

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

“想当年在海州的时候,

咱们用的黄铜皮带扣,

那可是会反光的啊!

不知道有多少弟兄,

就因为这反光,

被敌人给发现了,

结果白白送了性命……”

克鲁尼面带微笑,右手高高扬起,

然后从左前胸解下卵型手雷

将这颗马可二型手雷,

像扔玩具一样随意地抛向众人。

这颗手雷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

最终落入了古之月的手中。

古之月紧紧握住手雷,

感受到橡胶握把的黏腻触感,

仿佛能闻到那股刺鼻的火药味。

他仔细端详着这颗致命的武器,

听克鲁尼介绍道:

“这是马可二型手雷,

延时引信设置为4到5秒,

破片杀伤半径可达15米!”

克鲁尼突然提高了声音,

猛地扯开保险销,

发出“咔嗒”一声脆响。

他警告道:

“记住!

一定要听到‘嘶嘶’声再扔,

千万别学某些笨蛋——”

他的目光如电,

迅速扫过郑三炮,

后者像是被蛰了一下,

立刻缩了缩脖子,

满脸尴尬。

紧接着,克鲁尼将一把斯普林菲尔德1917步枪推到众人面前。

这把枪的金属枪身闪烁着蓝黑色的冷光,

给人一种冷酷而威严的感觉。

“这是斯普林菲尔德1917步枪,

7.62毫米口径,五发弹仓,

有效射程600米!”

克鲁尼熟练地拉动枪栓,

只听“咔嚓”一声,

金属撞击的声音铿锵有力,

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威力。

“虽然这把枪比三八大盖要短一些,

但是后坐力可不小哦!”

克鲁尼补充道,

“不过没关系,搭配这把1917刺刀,

白刃战的时候绝对不会比鬼子的三八式差!”

说罢,克鲁尼拿起一把崭新的刺刀,

装在眼前的步枪上,端起步枪

猛地将其扎进旁边的木桩里。

只听“噗”的一声,

木屑四溅,

那木桩就像被一只凶猛的野兽狠狠咬了一口。

古之月不禁被这一幕震撼到了,

他小心翼翼地抚摸着枪身,

感受着金属的凉意透过掌心。

这把枪似乎在他手中苏醒过来,

散发出一种令人心悸的力量。

苏北话混着回忆:

“老徐,想当年咱们在海州的德械师,

用的是1924式毛瑟步枪,

虽说精准,可弹药全靠进口。”

他拍了拍手里的1917步枪,

“这玩意儿在蓝姆迦,子弹管够!”

徐天亮点头,

金陵话带着苦笑:

“德式钢盔是漂亮,

锃亮的,可一反光就成了活靶子。

你看这1盔——”

他敲了敲哑光表面,

“战场上能救命!

还有这43军服,

比咱们的灰布衫耐磨多了,

起码不会被丛林的荆棘刮成布条。”

古之月望向训练场,

仿佛看见缅甸丛林里的硝烟。

苏北话低沉:

“小鬼子的三八大盖射程远,

但咱们现在有汤姆逊冲锋枪,

一梭子30发子弹泼过去,

管他什么枪法!

都得玩完。

再加上勃朗宁自动步枪能压制歪把子,

60迫击炮专治掷弹筒...”

他的声音突然拔高,

“以前咱们一个团凑不出几门炮,

现在营一级就有6门81迫,

团里还有106化学炮!”

郑三炮突然凑过来,

河南话带着敬畏:

“连长,照这么说,

咱们这装备能把小鬼子碾成泥?”

“装备是好,可还得看用的人!”

古之月的苏北话混着风声,

“当年淞沪会战,

咱们德械师的装备不比鬼子差,可...”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明白那省略号里藏着多少血肉模糊的往事。

夕阳把装备发放场染成血色,

新兵们穿着新军装,

抱着步枪,在操场上笨拙地列队。

有个新兵把钢盔扣反了,

被同伴笑得直跺脚;

另一个正用刺刀削木棍,

学克鲁尼教的持枪姿势。

古之月看着这群脱胎换骨的年轻人,

苏北话喃喃道:

“这些钢铁能护他们周全,

可真正要打胜仗,还得靠这里——”

他指了指心口。

夜幕降临,营房里传来新兵们摆弄装备的声响。

赵二虎躺在铺上,

盯着手里的马可二型手雷发呆。

东北话轻轻飘向赵大虎:

“哥,俺好像懂了...

当年咱们拿命填战壕,

不就是盼着有这天?”

赵大虎翻了个身,

钢盔滚落在地,

撞出闷响:

“睡吧,明天训练有你们哭的。”

他望向窗外的月亮,

想起东北老家的雪,

“等咱们带着这些娃娃打回缅甸,

让小鬼子知道,

戴新铁盔的中国兵,

比他们的三八大盖还硬气!”

然而,当第一缕晨光再次照亮蓝姆迦时,

美国顾问们的训练方式与古之月等人带兵理念的冲突,

正如同蓄势待发的火药桶,

只等一根火星,

便会轰然炸裂...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