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学习进行时!(第三更!)(1/2)
说话的人刚说完这句话,后面立马有人捂住他的嘴,“你说什么呢!什么叫搞设备?这叫学习先进生产工作经验!你会不会用词?”
被这么一提醒,说话的人也反应过来,掰开捂住自己嘴的手:“对对对,我们这一次过来是学习先进生产经验的,不是来搞东搞西的!你说的没错!”
这个小插曲,很快就在一群人轰轰闹闹的声音中消失不见,因为前方的车床,已经开始了外齿圈的正式加工。
铣刀慢慢吃尽,将外齿圈狠狠的刮下一层皮,褪去了外壳,外齿圈变得光亮如新,刮下一层皮的铣刀退下,换成了另一把更小,更细微的铣刀。
在一阵嗡嗡声中,开始了第2轮加工。
这一轮加工,从直观的角度看过去,就好像是一个没牙的孩子,在啃苹果一样。
啃了半天,苹果受到伤害0!
但是在场的人谁也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因为他们都很清楚,这是在精加工。
这一轮攻击,持续的时间比上一把铣刀持续的时间更久,足足4个小时过去,铣刀才停下工作。
和第1轮加工相比,第2轮加工后的外齿圈,看起来更加光亮。
工程师们拿着设备,上前检查外齿圈齿轮,确认每一个齿轮都符合要求,这才朝着控制台的曹彬招手:
“曹工,这个可以了!”
得到工程师们的信号,曹彬走向控制台,将设备停机,和小米重工的其他工程师,上前拆下设备上的刀头,又用行吊,将外齿圈缓缓吊起,然后缓缓移动到另一边的打磨工作台。
这个外齿圈前往下一个工位,曹彬将手里的工作交给控制台旁的另一个工程师,转头就往打磨工作台走去,沈卫华和柳南桥赶紧跟上。
两人跟着曹彬来到打磨工作台的控制台,从他们这个角度看下去,打磨工作台就像是一个装满淤泥的圆坑。
坑,就是打磨工作台。
至于淤泥,沈卫华和柳南桥都知道,打磨工作台那里面装着的,不是淤泥,而是柔性磨料。
专门用于精加工的柔性磨料。
外齿圈被放进去,但并不是完全放进去。
在打磨加工台上方,还有一个巨大的钳子,这个钳子夹着外圈,慢慢将外齿圈塞进淤泥里。
曹彬启动工作台,巨大的圆坑外壳开始旋转。
离心率带动“淤泥”,淤泥开始摩擦外齿圈,打磨工作开始。
10分钟左右,机械臂抬起,将外齿圈换了一个方向,换了一个位置夹,然后再次将外齿圈塞进柔性磨料中。
又是10分钟过去,机械臂收回,又将外齿圈换了一个角度,随后又塞进柔性磨料。
就这样,机械臂反复伸进去又收回,而外齿圈的表面,也在每一次伸进去又收回的重复中,变得更加光亮。
到后面,看起来完全就是一面镜子。
控制台边,沈卫华看得心痒痒,他想把这些东西都记下来,但这里不是他所在的兵器装备集团,这是别人的生产车间。
今天刚过来,林易大发慈悲,允许他们观看,但可没说允许他们拍照,现场记录。
可要记的东西太多了,如果不记在笔记本上,他很害怕转过头就忘了!
在他旁边,柳南桥一直沉着眉头,察觉到沈卫华的烦躁,很自然的歪过脑袋:
“你现在看得浑身难受?对吗?”
柳南桥的话,像一针镇静剂,将沈卫华烦躁的心,给强行压制下来。
沈卫华先扭头看了一眼在不远处工作的曹彬,随后歪头,脸上带着微笑,对柳南桥小声说道:“你也是!对吧?”
问完这一句,他目光收回,注意力重新落回那个被重新拿起来的外齿圈上,看着前方自顾自说道:
“根据我拿到的资料,你很骄傲,很自视甚高。”
“你看不起他们,但是从刚才到现在,你的骄傲,在一点点被敲碎。”
“所以,你应该比我更难受!”
“但现在还不是最难受的,最难受的是待会儿这个外齿圈打磨完毕,按照一系列流程检测完毕,可以进行使用的时候,那才是你最难受的时候!”
自顾自说完这些话,沈卫华自信地回头,精准无误地捕捉到柳南桥脸上闪过的一丝难堪。
但这一丝难堪闪得太快,要不是他动作快,估计都捕捉不到。
捕捉到这一丝痕迹,沈卫华笑得更开心了。
他对面的柳南桥,在看到这笑容后,脸色一沉,随后便扭过头看向前方:
“你说的很对!”
“我的确自视甚高,但是有一句话你要记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这里这么多人,我好好学习又怎么了?”
这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把沈卫华给整不会了。
他抿着嘴,转过头继续看前方的工作台。
打磨工作很消耗时间。
在打磨的间隙,这一大群人被安排去分批吃饭,吃完饭,他们又迫不及待地回来。
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想看看小米重工的这一套加工流程,加工出来的外齿圈,和他们那一整套加工流程下来的外齿圈,有什么区别。
机器一直打磨到晚上8点,在机械臂又一次将外齿圈取出后,通过工程师们的反复检测,才终于确认,外齿圈的尺寸,轴承槽的光滑度都符合了要求。
确认完,工程师们将数据记录在案,又拖着这个精心打磨出来的零件,回到了一开始的超声波探伤台。
经过一系列的加工,零件内部有概率出现问题,又需要重新检测。
这一次,沈卫华和柳南桥征得林易的同意,跟在曹彬身边,一左一右当起了副手。
超声波探伤,硬度检测,一系列流程下来。
沈卫华越笑越开心,而柳南桥,脸色也越来越沉。
在笑了一阵后,沈卫华用手敲着柳南桥,小声问道:
“你怎么不笑呢?笑一笑啊?是不爱笑吗?”
面对他的揶揄,柳南桥并没有回应,而是绕过他,走到林易面前,抬手敬了一个礼:
“林所长,兵器工业集团下属坦克研究412所柳南桥,奉命向您报到!”
称呼发生了改变。
看见面前这个大概40多岁的中年人,林易同样笑着,回了一个礼:“80515研究所林易,欢迎柳工你的到来!”
寒暄完,柳南桥转身,用手指了一下周围:
“林所长,我想问一下,你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决心,选择这样调整工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