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文天祥笑怼“刘玉川”(2/2)
说着,文天祥就伸手去拔腰间的佩剑。幕僚们吓得赶紧上前拦住他:“文大人,不可啊!您不能死!大宋还需要您!”
“是啊,文大人,现在还不是殉国的时候,我们再想想别的办法!”
文天祥放下佩剑,看着幕僚们慌乱的样子,冷笑一声:“你们刚才不是还说,唯一的出路就是殉国吗?怎么现在又不让我死了?”
幕僚们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站在原地,满脸尴尬。炭火盆里的火星渐渐熄灭,府衙内的温度也仿佛降了下来。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文天祥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的大雪,“你们不想死,你们想活着。活着没问题,可你们不能用殉国当借口,忽悠别人先死,自己却想着苟活。”
“刘玉川的下场,你们知道吗?”文天祥转过身,看着幕僚们,“他后来因为贪赃枉法,被人举报,朝廷派人去查。他怕事情败露,就带着搜刮来的钱财逃跑,结果在路上被劫匪杀了,钱被抢光,尸体扔在乱葬岗里,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
“你们要是想学刘玉川,最后也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死无全尸的下场!”
幕僚们听着,心里都有些发怵。他们低着头,没人敢再提殉国的事。
第四章临安沦陷后的选择
没过几天,金兵就攻破了临安城。皇宫里火光冲天,百姓们四处逃窜,哭喊声、惨叫声不绝于耳。
文天祥带着几个心腹,想护送小皇帝出城,却被金兵拦住。经过一番激战,文天祥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最后他自己也被金兵俘虏了。
而那些曾经说要殉国的幕僚们,早就没了踪影。有的换上了百姓的衣服,混在人群里逃跑了;有的则直接投靠了金兵,拿着自己以前在朝廷里的任职证明,去找金兵将领要官做。
其中有个叫王贵的幕僚,以前总是跟在文天祥身边,一口一个“文大人”地叫着,说要跟他共赴黄泉。临安城破后,他立刻带着自己的家人,还有搜刮来的钱财,去投靠了金兵将领完颜宗弼。
王贵跪在完颜宗弼面前,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将军,小人王贵,以前在大宋朝廷里做过官,熟悉临安城的情况,还知道大宋的一些机密。小人愿意为将军效力,求将军给小人一个机会!”
完颜宗弼看着王贵,冷笑一声:“你这种人,背叛自己的国家,还有脸来求官?不过,本将军正好需要一个熟悉临安情况的人,就暂且留下你,给你个小官做做。要是你敢耍花样,本将军定斩不饶!”
王贵大喜过望,赶紧磕头:“谢将军!谢将军!小人一定好好为将军效力!”
后来,王贵靠着出卖大宋的机密,得到了完颜宗弼的信任,升了官,发了财。他在临安城里买了座大宅子,娶了好几个小妾,每天花天酒地,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有次,王贵跟几个金兵官员一起喝酒,喝到兴头上,有人提起了文天祥。一个金兵官员说:“那个文天祥,真是个硬骨头,被俘虏了这么久,还是不肯投降,宁愿饿死,也不吃我们大金的粮食。”
王贵听了,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赶紧转移话题:“哎呀,别提他了!他就是个傻子,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死扛,有什么意思?来,我们喝酒!”
可他心里却有些不是滋味——他想起以前在文天祥府衙里,文天祥给他讲刘玉川的故事,想起自己当初说要殉国的话,脸上有些发烫。
第五章善恶终有报
文天祥被俘虏后,金兵将领多次劝他投降,许给他高官厚禄,可他始终不肯。他在牢里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表达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
后来,忽必烈即位,也派人去劝文天祥投降,说只要他肯投降,就封他为宰相。可文天祥还是拒绝了,他说:“我是大宋的臣子,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绝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
最终,文天祥被处死在柴市口。临刑前,他朝着临安的方向磕了三个头,然后从容就义。百姓们都来为他送行,哭声震天动地。
而那些投靠金兵的幕僚们,下场却都不怎么好。
王贵因为贪赃枉法,被完颜宗弼发现,不仅被革了职,还被抄了家,最后被流放到了边疆,冻死在了路上。
还有个叫李富的幕僚,投靠金兵后,因为跟其他官员争权夺利,被人陷害,说他私通大宋残余势力。金兵将领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斩了,尸体扔到了河里。
其他投靠金兵的幕僚们,有的因为办事不力被降职,有的因为得罪了金兵将领被流放,没一个有好下场。他们就像文天祥说的那样,学了刘玉川,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死无全尸的下场。
很多年后,百姓们还在讲述文天祥的故事,讲述他宁死不屈的气节,讲述他笑怼幕僚、揭露刘玉川骗局的往事。而那些投靠金兵的幕僚们,还有那个荒唐的刘玉川,都成了百姓们口中的笑柄,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