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五十四(2/2)
赵叔则帮忙把李爷爷写的“爱永不褪色”挂在墙上,陈阳则调试着录音设备,准备让大家一起给奶奶唱生日歌。苏晓站在奶奶的照片前,看着眼前的一切,眼眶又红了,但这次,眼里满是幸福的泪水。
周教授拿起纪念册,轻轻翻开,一边翻一边给大家讲解里面的内容:“这一页是苏晓写的序言,字里行间都是对奶奶的思念;这一页是张奶奶绣的梅花手帕,象征着坚强;这一页是赵叔刻的木刻银锁,代表着平安……”
大家围在一旁,认真地听着,时不时还会补充几句自己和奶奶有关的回忆。张奶奶看着照片里的奶奶,笑着说:“我还记得第一次见阿姨的时候,她正在给苏晓织毛衣,手里的针脚又细又密,一看就是个细心的人。”
赵叔也点头说:“是啊,以前阿姨经常来我店里修自行车,每次都要跟我聊几句苏晓的学习情况,眼里满是骄傲。”
苏晓听着大家的话,心里暖暖的,她走到纪念册前,拿起笔,在最后一页写下:“谢谢大家的心意,奶奶一定能感受到。以后我会好好照顾自己,也会好好打理记忆馆,把奶奶的爱和大家的温暖,一直传递下去。”
写完后,她抬头看着大家,笑着说:“咱们一起给奶奶唱生日歌吧!”
伴随着录音设备里传来的伴奏声,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歌声在记忆馆里回荡,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来,落在奶奶的照片上,落在纪念册上,落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温暖而明亮。
唱完歌后,张奶奶把蛋糕切开,分给大家。苏晓拿起一块蛋糕,放在奶奶的照片前,轻声说:“奶奶,您也尝尝,这个蛋糕可甜了。”
周教授看着眼前的场景,笑着说:“以后每年阿姨的生日,咱们都在记忆馆里过,让这里永远都充满爱和回忆。”
大家纷纷点头,苏晓也用力点头,她知道,奶奶虽然不在了,但她的爱一直都在,而记忆馆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她的家人,会陪着她一直走下去。
傍晚的时候,大家渐渐散去了。苏晓和林小满、周教授一起收拾着馆里的东西,夕阳透过玻璃窗洒进来,给展柜里的毛衣和银锁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泽。苏晓看着纪念册,轻轻抚摸着上面的每一个字迹、每一张照片、每一件礼物,心里满是幸福。
“小满姐姐,周爷爷,谢谢你们。”苏晓抬起头,眼里满是真诚,“如果没有你们,没有记忆馆里的大家,我可能还像以前一样胆小。是你们让我知道,奶奶的爱一直都在,还有很多人在爱着我。”
林小满蹲下身,握住苏晓的手:“傻孩子,我们都是一家人,互相照顾是应该的。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记得,记忆馆永远是你的家,我们永远都会陪着你。”
周教授也笑着说:“是啊,以后咱们还要一起整理老物件的故事,一起把那本故事书完成,一起看着记忆馆越来越热闹。”
苏晓用力点头,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难过的时候,但只要有记忆馆,有身边的这些家人,她就不会害怕。因为她明白,那些藏在老物件里的爱与时光,那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陪伴,会像一颗颗种子,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成最坚强的力量,支撑着她一直往前走。
窗外的夕阳渐渐落下,天空泛起了淡淡的晚霞。记忆馆里的灯光亮了起来,照亮了展柜里的每一件老物件,也照亮了苏晓脸上的笑容。录音设备里还在循环播放着评弹声,和窗外偶尔传来的脚步声、笑声混在一起,构成了记忆馆最温暖的旋律。
日子还在继续,春天很快就会到来,雪会融化,花儿会开放,但记忆馆里的故事,却会一直流传下去。那些藏在纪念册里的爱与祝福,那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陪伴,会像冬日里的暖阳,像雪天里的姜枣茶,永远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房,也守护着这个充满爱与回忆的小小记忆馆。
纪念册的余温还萦绕在记忆馆的每个角落,转眼就到了三月。檐角的冰棱化作水珠,顺着青石板路的缝隙渗进泥土里,催得墙根下冒出几株嫩绿的草芽。苏晓背着书包跑进馆时,总能看见林小满蹲在门口,小心翼翼地给新栽的薄荷浇水——那是张奶奶前些天送来的,说薄荷清热,夏天泡在茶里能解暑。
“小满姐姐!”苏晓把书包往桌边一放,就凑过去看薄荷,“这芽儿比昨天又长高了点!”她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又想起什么,从书包里掏出个纸包,“我妈妈烤了蔓越莓饼干,说让大家尝尝。”
林小满直起身,接过纸包打开,甜香瞬间漫开来。她捏起一块递给苏晓,自己也尝了一口:“阿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比上次的核桃酥还香。”正说着,周教授推着自行车走了进来,车后座绑着个竹编筐,里面装着几本泛黄的旧书。
“这是我昨天去旧书市场淘的,都是几十年前的儿童读物,上面的插画还挺有意思,说不定能帮苏晓回忆起更多小时候的事。”周教授把书一本本拿出来,有《小英雄雨来》,还有《神笔马良》,封皮虽然有些磨损,里面的彩色插画却依旧鲜艳。
苏晓立刻拿起《神笔马良》翻起来,翻到马良画水车那一页时,突然停下:“周爷爷,我记得奶奶以前也给我讲过这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