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被人欺负的可怜炮灰六十(1/2)
苏晓话音刚落,门口风铃突然叮当作响,一个背着帆布包的年轻姑娘探进头来。她约莫二十出头,额前碎发沾着些汗珠,手里紧紧攥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眼神里满是期待与忐忑。
“请问……这里是记忆馆吗?”姑娘轻声问道,声音带着几分怯意。苏晓连忙上前,笑着点头:“是啊,欢迎你来!快进来歇歇,喝杯热茶。”
姑娘跟着苏晓走到桌边坐下,小心翼翼地把笔记本放在桌上,指尖轻轻摩挲着封面。“我叫林溪,是一名大学生,学的是教育学。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关于记忆馆和小书屋的报道,特别受触动,今天特意从学校赶过来,想看看能不能为这里做些什么。”
李老师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她拿起桌上的野栗子递给林溪:“姑娘,先尝尝这个,是石头刚从后山带来的,新鲜着呢。你能来,我们特别开心,记忆馆和小书屋正需要像你这样有爱心的年轻人帮忙。”
林溪接过野栗子,剥开一颗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她打开笔记本,里面贴满了剪报和照片,还有密密麻麻的笔记。“我从报道里看到了小书屋的故事,也了解到记忆馆收集老物件的意义。我在学校里组织过读书分享会,还去过乡村支教,或许可以帮小书屋的孩子们设计一些趣味阅读课程,也能帮记忆馆整理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做成文字档案。”
苏晓眼睛一亮,立刻拿出活动策划本:“太好啦!我们正愁没人系统整理老物件的故事呢。之前收集的很多物件,只知道捐赠人的名字,具体的背景故事还没来得及详细记录。你要是能帮忙整理,以后访客来参观,就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物件背后的温暖了。”
林溪用力点头,眼神里满是干劲:“我明天就可以开始!我还带了一些儿童绘本,想捐给小书屋,都是我精心挑选的,特别适合山里的孩子读。等周末联动活动的时候,我还能帮着带孩子们做阅读游戏,让他们更喜欢读书。”
石头笑着拍了拍林溪的肩膀:“小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小书屋的孩子们要是知道有新老师来给他们上课,肯定特别开心。下次去小书屋,我带你去后山转转,那里有好多有趣的动植物,你可以把它们编进故事里,讲给孩子们听。”
几人正聊着,林小满提着一篮刚洗好的野草莓走了进来:“大家快尝尝这个!刚从后院摘的,特别甜。林溪妹妹,你也来尝尝。”林溪接过一颗野草莓,放进嘴里,甜美的汁水瞬间充满口腔。
“对了,”林小满突然想起什么,“周教授刚才给我打电话,说下午要带几位老校友去小书屋看看,让我提前跟石头哥说一声,准备些茶水。他们还想给小书屋捐些旧书,都是以前他们珍藏的儿童读物。”
石头立刻起身:“那我现在就回小书屋准备!林溪,你要是有空,也跟我一起去看看?正好熟悉一下环境,方便以后给孩子们上课。”林溪毫不犹豫地答应:“好啊!我现在就跟你走。”
两人提着林溪带来的绘本,往小书屋的方向走去。一路上,石头给林溪讲着小书屋的故事:“当初办小书屋,就是觉得山里的孩子读书不容易,想让他们有个地方能读到更多的书。刚开始的时候,书屋只有几本书,都是我自己攒钱买的。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小书屋,纷纷捐来书籍和学习用品,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林溪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石头哥,你真了不起!能坚持这么多年,为孩子们做这么多事。我以后一定要多向你学习,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孩子们拓宽眼界,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
很快,两人就到了小书屋。小书屋坐落在山脚下,木质的门扉上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山里娃书屋”五个字,虽然有些陈旧,却透着温暖。推开门,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排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籍,从绘本到科普读物,从故事书到旧课本,应有尽有。
石头把绘本放在书架上,林溪则开始整理书架上的书籍,把不同类型的书分类摆放整齐。“石头哥,咱们可以在书架上贴些标签,方便孩子们找书。比如,把绘本放在一个区域,科普书放在另一个区域,这样孩子们就能更快地找到自己喜欢的书了。”林溪提议道。
石头笑着点头:“这个主意好!下次我去镇上买些标签纸,咱们一起给书架贴标签。对了,书屋后面有个小院子,里面种了些花草,还有一张石桌和几条石凳,孩子们平时读完书,就会在院子里玩耍、聊天。”
林溪跟着石头来到后院,院子里种着月季、茉莉,还有一些常见的野菜。石桌上放着一个破旧的足球,旁边还有几个用树枝做的玩具。“这里真舒服,”林溪感叹道,“孩子们在这里读书、玩耍,肯定特别开心。以后我可以在院子里给孩子们上阅读课,让他们在大自然的环境里感受读书的乐趣。”
两人正忙着整理书屋,门口传来了周教授的声音:“石头,我们来啦!”石头和林溪连忙迎出去,只见周教授带着三位老校友,手里都提着沉甸甸的袋子,里面装满了书籍。
“周教授,各位大爷,快请进!”石头热情地招呼着。老校友们走进书屋,看着满书架的书籍,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真好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校友感慨道,“没想到山里还有这么好的书屋,孩子们真是太幸福了。这些书都是我们珍藏多年的,希望能帮到孩子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