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风再起 > 第385章 天下归心

第385章 天下归心(1/2)

目录

长江的晨雾尚未散尽,一叶扁舟悄然靠上南京码头。船上下来十余个衣衫褴褛的汉子,为首者捧着个木匣,神色惶恐中带着决然。

“大顺...李过...”守城士兵检查名帖时吓了一跳,“闯贼余孽敢来送死?!”

李过坦然道:“非是送死,是送降。”他打开木匣,里面是磨损严重的闯王玉玺,“请禀大都督,大顺残部三万六千众,愿降。”

消息传到都督府时,李长风正在用早膳。他放下粥碗,若有所思:“李过是条汉子,当年潼关之战宁死不退。”随即下令:“开城门,以礼相迎。”

**门外,李过一行跪在青石板上。当城门洞开,看见出来的不是刀斧手而是仪仗队时,这些百战余生的汉子竟有些不知所措。

“李将军请起。”刘铭枢亲自来迎,“大都督在府中等候。”

都督府正堂,李长风并未端坐高位,而是站在阶前相迎。见李过欲跪,他抢先扶住:“将军苦战多年,不必多礼。”

李过坚持跪地奉上玉玺:“败军之将,不敢称勇。只求大都督善待旧部,给条活路。”

李长风接过玉玺,摩挲着上面的裂痕:“听说你们在鄂西吃树皮草根,也不扰民?”

“闯王...先帝临终嘱咐:可败不可盗。”李过垂首道。

当日,李长风下令拨粮十万石赈济大顺降卒,择精壮编入新军,老弱分给田亩。晚间设宴时,他特意与李过同席:

“将军可知我为何厚待你们?”

李过摇头。

“因为你们是真正饿过肚子的人。”李长风斟酒,“饿过的人,才懂得让百姓吃饱的重要。”

正言语间,忽报宁南侯左良玉遣使求见。来的是个文士,呈上礼单竟有战船百艘,粮草无数。

“左帅愿解甲归田,只求大都督保全性命。”文士叩首道,“另...另献小女梦梅,侍奉都督左右。”

堂内顿时寂静。李过长眉微挑:“左帅这是要学范蠡献西施?”

文士汗如雨下:“不敢!小姐自幼仰慕都督...”

话音未落,环佩声响。左梦梅素衣绾发,抱琵琶而入,竟当场弹唱起来:

“金陵王气黯然收,铁马秋风大江流...”

唱的正是李长风当年的《破阵子》。少女嗓音清越,带着几分怯生生的颤音,更显动人。

一曲终了,满堂皆静。李长风凝视她良久,忽然问:“你父亲逼你来的?”

左梦梅抬头,眼中含泪:“父亲说,这是左家唯一的活路。”

李长风起身走下堂阶,解下披风覆在少女肩头:“回去告诉你父亲,我李长风要天下,不要人质。他的兵权要交,但左家满门性命,我保了。”

三日后,左良玉亲自来降。李长风果然履约,封其宁南侯、太子少保,赐田宅于杭州。解散其部众时,特准保留亲卫三百。

左梦梅却未随父归去。她跪在都督府前三日,求收录为文书女官。李长风最终应允,却从不见她单独奏对。

江南渐定之时,东南忽传惊变:隆武帝被郑芝龙所杀,首级装匣送至南京!

打开锦盒那刻,连李长风都倒吸凉气。郑芝龙竟用香料保存首级,隆武帝面目如生,唯颈间金线缝合的伤口触目惊心。

“郑将军说,福建全省愿降。”使者奉上海图,“另献幼女茶姑,为都督洒扫烹茶。”

这次来的不是怯生生少女,而是个野性未驯的丫头。郑茶姑竟穿着水手服,进门就嚷:“爹让我来嫁你!什么时候成亲?”

众将忍俊不禁。李长风却问:“你可知隆武帝怎么死的?”

“我爹毒死的呗。”茶姑满不在乎,“那皇帝老儿想逃去吕宋,带了好多金银...”

她忽然住口,自知失言。李长风面色渐冷:“所以是为财弑君?”

茶姑梗着脖子:“成王败寇!你们读书人不是最爱说这个?”

李长风默然良久,忽然下令:“将隆武帝首级以王礼安葬。郑茶姑送入女学读书,没有我的命令不得出校。”

处理完这些事,已是深夜。李长风独坐书房,忽听窗外琵琶声咽。推窗见左梦梅独坐亭中,反复弹着《破阵子》。

“为何总弹此曲?”他走近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