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明风再起 > 第388章 张献忠沉银

第388章 张献忠沉银(2/2)

目录

法事做了三天三夜。说也奇怪,之后工程顺利起来。潜水钟成功坐底,捞起第一箱白银。开箱时银光耀眼,全是铸好的西王赏功币。

然而更多的发现令人心惊。除了白银,还有大量被熔化的金佛、玉器、甚至文庙的铜祭器。张献忠几乎把巴蜀的文化遗产都化为了金银。

最惊人的发现在第七日。潜水员报告有艘特别大的沉船,船体被铁链锁着无数箱子。但每当试图靠近,水流就变得异常湍急。

李长风亲临现场。他凝视江面良久,忽然下令:“准备祭品,朕要亲祭江神。”

三牲祭品摆上香案,皇帝焚香叩拜:“华夏遗宝,当归华夏。朕立誓,所得金银尽用于民生,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说来也怪,祭拜后江流顿时平缓。潜水员顺利进入沉船,回报时声音都在发颤:“全是...全是书啊!”

原来这船装的是从成都各大书院抢来的典籍。张献忠嫌不能熔铸,本想运回西安,因匆忙撤退才沉入江中。

李长风得知,竟对着江面深深三揖:“此天佑中华文脉不绝!”

打捞工作持续了三个月。最终清点出白银一千三百万两,黄金三十万两,另有无价典籍数万卷。皇帝当即下诏:用这批财宝建立“天府复兴基金”,专用于蜀地重建。

庆功宴上,赵三爷被奉为上宾。老人多喝了几杯,拉着皇帝的手说:“陛下知道为啥后来顺利了?因为您敬了该敬的,怕了该怕的。”

李长风颔首:“老人家说的是。人有所敬,方能有所畏。”

宴散时,皇帝特赐赵三爷一面金牌:“凭此牌可直奏天听。若见官府滥用基金,随时告朕。”

后来这金牌真派上用场。三年后,成都知府挪用基金修官邸,被赵三爷一状告到御前。知府被罢官问罪,皇帝亲书“民为监”匾额赐予老人。

而那些打捞出的典籍,成了新成立的“四川图书馆”镇馆之宝。首任馆长正是当年幸存的青羊宫书生——他在书堆里找到了自己被抢的《诗经注疏》,扉页还有血渍。

最奇的还是银鱼。打捞结束后,江中银鱼竟渐渐绝迹。老辈人说,那是冤魂所化,见天下清明,便投胎去了。

只有狗蛋还记得爷爷临终的话:“那些银子啊,在江底埋久了,都带着怨气。是陛下用它们修桥铺路、办学堂,这才化了煞气,反成了祥瑞。”

许多年后,天府基金碑立在成都广场。碑阴刻着所有沉银打捞者的名字,从皇帝到潜水员,甚至包括赵三爷和狗蛋。

而岷江依然东流,月牙湾恢复宁静。只有江心那块“江底藏书处”的石碑,提醒着后人这里曾埋藏过怎样的灾难与奇迹。

偶尔有老人指着江面对孙儿说:“这水底下啊,睡着咱们四川的命哩。皇帝爷把它捞起来,就成了今天的好光景。”

夕阳西下,江水泛着金光,仿佛那些白银还在水下闪着微光。但如今它们已化作学堂里的读书声、医院里的药香、铁路上的汽笛声。

或许,这才是珍宝最好的归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