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打个赌?(1/2)
京城,这座古老而现代的都市,在这一天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笼罩。
国家气象台史无前例地发布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沙尘暴警报,级别为最高的红色。
警报内容清晰而严峻:建议全城停产、停课、停业,同时地铁、客车、飞机全部停运,所有港口船只立即靠港避险。
这在京城历史上,还是头一遭。
警报发布的效率达到了极致。
在一个小时之内,通过手机短信、新闻快讯、报纸头版、各大网站弹窗,甚至是通过社区广播和紧急电话,这条红色预警被精准无误地传达到了每一位京城百姓的耳中。
京城百姓虽然对沙尘暴并不陌生,每年春季总会经历几场大大小小的“风沙洗礼”,但从未有一次警报像这次一样,字里行间透露着末日般的肃杀。
普遍的恐慌开始蔓延,各大超市的米面粮油、矿泉水、方便食品被抢购一空,防尘口罩、空气净化器更是成了稀缺品。
人们开始提前储备食物和水,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未知挑战。
互联网上,关于沙尘暴的讨论热火朝天。
微博热搜榜被“特大沙尘暴红色预警”占据榜首,各种段子和焦虑情绪交织。
有人抱怨沙尘暴一年比一年频繁,质疑环境治理的成果;
有人则担忧这是全球气候异常的又一佐证,预言未来将面临更严峻的干旱、洪水等极端灾害。
“我在京城十年,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沙尘暴警报!这日子还怎么过啊?”
“唉,说实话,真想去南方了,至少没有沙尘暴的烦恼。”
一个“北漂”的留言引发了广泛共鸣,随后也引出了一波关于南北地域差异的争议言论。
“南方人不懂沙尘暴的苦!我们生活在这里,是没办法,不是不想走!”
“呵呵,南方洪水台风就不苦了?天下乌鸦一般黑,哪儿都一样!”
网络上的争论,反映出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复杂情绪:既有恐惧,也有无奈,还有面对未知时的焦躁和不安。
……
与此同时,在李旭的大学同学群里,气氛也因为这条红色预警变得活跃起来。
班长周广宇首先转发了沙尘暴红色警报的链接,并@了所有人:“同学们,央视气象台都发布红色警报了,这回可不是开玩笑的。大家这几天一定要注意安全,没什么要紧事就别出门了!”
胡盛杰紧接着分享了一段上次沙尘暴的经历,还配上了一张自己和导师在京城郊区试验田里变成“泥人”的照片,引得大家一阵善意的嘲笑。“上次沙尘暴我们刚好在做实验,那土啊,跟水泥似的,糊了一脸!回来洗了三遍才干净!”
媛媛则发了一个愁眉苦脸的表情:“天呐,我明天重要的室外活动,可千万别受影响啊!好不容易请到的嘉宾,要是沙尘暴来了,肯定全部泡汤,能推迟吗?可这时间又赶不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