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陛下请看,就是这种小说(1/2)
好在杜荷走了进来,他见状不由问道:“魏王,发生什么事了”
李泰生闷气道:“太子弄出来的那些小说,在长安传疯了,就连本王这些学士,也一个个沉迷其中。”
一个学士道:“魏王殿下,我等也不想,只是这些小说,的確不一样。”
“魏王殿下,太子弄出的这些小说,不过是虚妄故事,各种荒诞离奇之事,他弄这些小说,就是玩物丧志,如此一来,他距离皇位,只会越来越远,陛下见到这些小说,又作何感想因此,魏王不用过多担心。”
听到这话,李泰倒是脸色稍微好了一些:“本王是真没想到,这些小说,不到一月时间,就能风靡整个长安。”
杜荷也是好奇,朝一个学士走了过去,然后拿起一本书看了一下。
“的確不一般,咦这个字体与排版也不一样,这字体好像有所简化。”
杜荷瞬间就察觉到了不同。
“是的,这是简体字,书店在售卖时,还特意有卖大唐现在的字体与简体字对应的书册,除了少数几个字之外,大部分字体,甚至不需要看书册,就能一目了然。”
杜荷有些吃惊了:“这简体字,影响甚大,这,太子弄出这简体字,仅仅只是为了写小说吗”
他也有些弄不懂了,连他都能看出,这所谓的简体字,比起现在的字体,更为简单高效。
难道太子还另有所图
杜荷想不明白。
李泰仔细想了一下:“杜荷,你说太子弄出的这些小说,会不会与民爭利”
杜荷转过头,看向李泰,李泰却道:“你想想看,现在这些小说卖疯了,长安城內的其余书店,必然没有生意,而且一本书就要上百文,光是一个书店,太子就能日进斗金啊,这不是与民爭利,这是什么对,就是如此,本王要进宫,要去找父皇。”
李泰现在是真有些著急,別的先不说,太子这小说让他感到隱隱约约不妙,虽然说不上是哪里的不妙,可太子的影响力,却是实打实的藉助小说,传出了东宫。
虽然看不清太子的目的,但不管怎么说,先遏制他,总是对的。
与此同时,长安城的崔府。
贞观年初的五姓七望,崔氏还是非常有名的,而崔氏又分为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其中博陵崔氏出身的崔民干,便是非常出名。
因为贞观十二年,《氏族志》编撰而成,博陵崔氏被排为第一,李世民非常不满,因此博陵崔氏被降为第三等家族。
此刻,崔民干也在府中,他此前出任地方刺史,现在年龄大了,也就重新回长安任职,估计再过几年,就要乞骸骨了。
崔民干手中拿著的,正是薄薄的一册小说,在他身前,还有崔民干之子,崔仁孝。
“太子,不简单啊。”
崔民干感慨著將小说放下,崔仁孝有些不解:“阿耶,一本小说罢了,放在此前,不过是不入流的物品,与书画差远了,都登不了大雅之堂,为何现在阿耶对它如此推崇备至”
“太子弄的这小说,与其余小说不一样,我看了,写得很好,怪不得能风靡长安,其次,是太子在这小说里,用的是所谓的简体字,如果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人,要学简体字,比学现在的汉字,可简单多了,你想想看,若是全天下的百姓,都通过看小说学会了简体字,那朝廷的政策、官府的告示,他们都能看懂,还需要士族做什么”
崔民干颇有深意道:“富人的富裕,背后是有无数个穷人,而士族的高贵,是由无数个不识字的白丁托举,这对我们,是不利的,而且他们会学字了,会思考了,就会开始爭利了。”
崔仁孝有些惊讶:“太子有这一深层的意思吗”
“暂时不得而知,现在太子所作所为,我看不懂,是真的疯疯癲癲,还是大智若愚,还要再看看。”
崔民干拿起小说:“我再好奇的一点是,太子到底弄了多少个印刷坊,那书店里小说有十几种,这要印刷,可是量大的工作。仁孝,我们的书店,现在收入多少”
“倒是没多少人买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