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稷下的一天 > 第386章 消业

第386章 消业(1/2)

目录

夜色如墨,逐渐笼罩了整个城市,窗外的霓虹灯光交相辉映,仿佛夜空中的繁星点点。李明独自一人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摆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散发着微弱的光芒。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然后轻轻点击了群视频的开始按钮。

“各位同学,晚上好啊,我是李明。”李明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了出来,在这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响亮。

屏幕上很快就涌现出一连串问候的表情,群成员们也纷纷开始进入视频会议。李明微笑着看着屏幕上不断增加的头像,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

就在这时,他注意到一个熟悉的Id“崇真”进入了房间,不禁微微一笑。这位道友总是那么准时地参加他的每一次分享,让李明对他印象深刻。

“今天呢,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心法。”李明稍稍清了清嗓子,让自己的声音更加沉稳而富有磁性,“这个方法叫做‘大悲消业水’。”

他顿了顿,接着解释道:“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念咒语为水加持,然后用这加持过的水来进行消业的一种方法。”

话音刚落,崇真就在聊天框里发了个双手合十的表情,表示对李明的认可和尊重。

“佛经有云: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李明的声音低沉下来,“这句话说的是,我们这一生一世,忙来忙去,不管是有名、有权、有利,或是有何冤仇怨恨,忙忙碌碌一生,走了以后,什么也带不走。”

他停顿片刻,让众人消化这句话的重量。

“哪怕你赚来满屋金银财宝,哪怕官升至省长部长,可是都没用,什么都带不走。所以,再有钱有势,到头来也是一场空。但是——”李明的语气突然加重,“有一样东西你一定会带走,那就是业障,是业力。”

崇真私信了他一个问题:“师父,业力究竟是什么?为何如此难以摆脱?”

李明看到了这条消息,微微一笑,继续讲解:“崇真道友问得好。我们这一生,一出生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也没带来,却一定把累世业障带来了。除非前生累世你就是修行的,有法门,或是大善人,早已将那些业消了。若是那样,也许就不是现在的你了,也许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他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继续道:“既然投生到这个世界来,极少数人含着金钥匙来,一出生就是富二代,家里都是高官,什么也不用干,来人伺候。这是上辈子业消得好,冤亲债主解决得好,因果都解决了。但这毕竟是少数,太少了。”

“我们多数人来到这世上,按照佛家说法,都是带着业力来的。道家理解也是如此。”李明的目光似乎穿透屏幕,看着每一个在场的人,“所以,一定要明白‘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的含义。前累生累世,什么也没带来,不可能把上一辈子的财富带来。前世的你带不来,今世的你又带不走,只有业障,上次没消完,今生跟着来。”

崇真又发来一个问题:“师父,业障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业,乃是业力的简称;障,则是指障碍。”李明缓缓解释道,仿佛在揭示一个深奥的秘密,“这两者相互关联,业力会产生障碍,而这些障碍会遮蔽我们的善缘和机缘,成为我们修行和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

他继续说道:“正因如此,我们道家在处理事情时,除了探究三界之事、洞察因果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帮助人们破除这些障碍。具体来说,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助人们诉说内心的烦恼和困扰,将业障消除一部分,超度那些冤亲债主,化解身上的仇仙家,平息怨恨和仇恨,解除所有的因果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的健康、财富和运势等方面的改善奠定基础。”

为了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李明举了一个例子:“就拿一些疾病来说,尤其是精神类的疾病,比如抑郁症和焦虑症,很多人都觉得这是难以解决的难题。当家里的孩子出现抑郁或焦虑的症状时,家长们往往会四处求医,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孩子的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家长自己也因为过度焦虑而几乎陷入抑郁的边缘。然而,如果有幸遇到一位高明的道长,情况可能就会大不相同。因为很多道长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原理与此相似——他们会先消除业障,解决冤亲债主的问题,偿还阴债,补充财库。通过这些步骤,往往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孩子恢复健康。”

“除了这些,家宅阳宅的问题,阴宅祖宅的问题,里里外外的风水,全部消一消。然后再去治,或者直接道长给治,或者找中医西医再治,反而就快了,容易好了。有的特别敏感、积怨大的孩子,直接把这些问题解决完,没怎么治就好了。”

李明语气转为严肃:“但前提是,这只能给有缘人做。很多同学、信众或民众是不信的。不信,你怎么说他都觉得玄乎,信心不足,不配合,那就没法弄。法度有缘人,不信也没办法。即便强行用了,效果也可能差强人意。”

他讲了个案例:“有个孩子闹腾,各种闹腾,家长半信半疑,各种中医西医解决不了,棍棒也解决不了,想着找玄学也是半信半疑。孩子百分之百不配合、不相信,这几乎就太难了。所以我认为焦虑症、抑郁症、自闭症难治,难就难在这里。”

“不扯远,”李明回到正题,“人有时会产生业力病、业障病或因果病。最大的前提就是先消业。消业最好找道家或佛家真正懂的老师父,做法事、消业、做平安道场、做三官、北斗等顺星,给他消业。但这涉及费用,很多家长负担大,承担不了。”

“另外一个就是练功法。”李明的语气活跃起来,“所以我们太乙班、太乙法里面第一课教的就是消业。通过打坐练功,请神明帮助我们一起消业。通过打坐,聚集宇宙正能量磁场、宇宙能量,也叫先天元气,给自己消除业障。这相当于能量守恒的原理,用正能量排除负能量。”

“练功打坐是最直接有效的。有的功法就有这功法,比如我们的核心课程太乙法,第一课就讲怎么消业。”

崇真发问:“师父,业是怎么来的呢?”

“业从身口意来。”李明立即回答,“身口意就是思想、行为、语言,都容易造业。没事埋怨人,背后嘀咕人,说假话骗人,行为坏,思想坏,这些都容易造业。所以业也不是一下就能消掉的,不意味着做了一场法事就彻底消了。还得看你后面还做不做恶、造不造业、乱不乱说话。”

“除非你是修士,打坐自己用功法来消业,长期消,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个方法相对更简单,当然没有练功效果强大,但对普通人来说非常实用。”李明终于引入了正题,“毕竟学太乙法学费不便宜,还要练功,需要有缘、有机缘。很多同学没有机缘、时间、经济能力学打坐练功,一时半会儿可能暂时还做不到。”

“那么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或者每个人都要消业,怎么消?佛家有一些火供等法事,但那也要花钱。所以频道想来想去,就传大家一个相对方便的法门,自己在家就可以给自己消业,也可以给家人朋友消业。”

李明调整了一下坐姿,更加庄重:“因为我们群里面很多同修信佛时间短,或家里有人信佛,对佛并不陌生。我之前在大的群里面也讲,佛道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不分家,是人为分的。所以今天传这个方法叫‘大悲消业水’。大慈悲,让人想到佛祖、菩萨。没错,这其实是佛家的一个方法,但咒语很多地方又不按佛家的方法念。”

“所以这个方法其实是道门传下来的佛门方法。”李明微微一笑,“听着拗嘴是吧?也就是说,祖师爷或哪一位师傅从佛家学来,这么传下来的,无法考究了,但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有效,效果挺好。”

“所以我想着在初级群给大家传一下。本来想单独建个群,因为法不空传,单独收点茶水费再传。但我嫌麻烦,群也太多。再一个,初级群这些课程大家反复学,不学点新的也不好玩了,适当更新一点新课程在初级群。”

李明郑重地说:“所以在初级群,不要觉得学会了二三十个,会了,反复都是这些,不学了,换出群去别的吧,学别的吧,报别的课吧,没必要。我会不定期给大家经常更新一些。”

“这个方法很简单,首先是咒语。”李明展示了一张图片,上面写着一串咒语:

“醉消千火焰化红莲,南无清凉体菩上摩诃萨嗡阿哄嗡哩悲没哄。”

他特别强调:“这里面要说的,摩诃上不是摩诃上,不读科读喝。嗡哩悲没哄不能按照之前传六字真言或佛家的读法,它不是那个读法。佛家是嗡玛尼悲没哄,这不是,是嗡麻离悲美供。”

“很多同学问,既然都是一个师傅传的,都是佛家转道家,道家再传,为什么读音不标准、不统一?没办法,不同师傅传的,这种方法都讲究口传心授。曾经的师傅怎么传,我们就怎么复读,尽量别自己加戏,别自己去改。”

“我不敢说那么改对不对,但我敢说按我这么念,按照我的传承这么念,它管用。”李明的语气坚定,“我师傅这么教,你就这么学。哪怕是错的,哪怕我师傅传我的是错的,我传你是错的,但有历代师傅一代代口传下来,加持力也就跟来了。传承没断,加持力没断,它就有用。”

“你认为我较真,强迫症,嗡玛尼不能这么读,必须按佛家的嗡玛尼,那你试试。但我只能说,按我这个读法,它就管用。所以这里面读嗡嗡麻离悲美供。然后哄写法也没写那个口牛那个哄,不要搞强迫症,怎么传你就怎么用。我只敢说,按照我这个方法来,它就管用。”

李明终于讲到了具体方法:“怎么用?怎么做这个消业水?用这个法碗装点矿泉水,凉的,凉水,凉的矿泉水或阴阳水——一半凉一半热,一半是矿泉水冰凉,一半是纯净水或矿泉水烧到一百度滚热,叫白沸,烧3分钟叫白沸,兑到一起,阴阳水也行。我一般就用凉水就行。”

“每天用剑指对着法碗念咒语49遍。用剑指指着法水,念49遍咒语。念的过程中,如果剑指掐累了,可以松开重新掐,没关系。总之是用剑指指着法水,念49遍。念完以后,再兑点热水,喝了就消业了。”

他特别强调:“连续练49天工程。这49天不但练了功,又消了业。49天以后,比如给别人、家人、患者、朋友先给他消业,直接也是剑指对着这碗水念49遍,给他喝,就帮他消业了。”

“一碗就能消业吗?那倒不至于,得经常喝。为什么呢?业有的时候是一边消着一边还会长。为什么这么说?你每天总要说话吧?说话总容易说错话。因为你毕竟不是一个有道之人,是有过程的,不可能我是圣人一样,张嘴闭嘴全是经典,一句废话不说。每张嘴说话就容易造业,思想行为也容易造业,所以时刻要消,时刻要消。”

“当然,同时也要控制,或告诫自己,有些话不该说的不说,有些事不该做的不要做。别一边消着业一边再造业,这就有点作了。”

“给别人看病也是,你给他画各种符、各种法,给他治。”

李明讲完后,崇真发来了私信:“师父,我能试试这个方法吗?最近总觉得事事不顺,想必是业障未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