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母婴保育院(2/2)
“所有经费从国库划拨,百姓问诊只收成本。
务必让妇人生产少些凶险,让娃娃们能平安长大——人口要增,更要活得好,这才是长久之道。”
苏琦忙应道:“臣遵旨!此事关乎亿万人命,臣定与太医院仔细筹谋,选最好的医师、挑最得力的稳婆,把保育院和福利院都建得扎实妥帖,绝不负皇上嘱托!”
弘历交代完细节,眉头仍未完全舒展。事关母婴性命,他总觉得再多叮嘱也不为过,便对苏琦道。
“走,随朕去医科大学看看。”
苏琦连忙应下,紧随弘历身后,一同往北京医科大学而去。
这所医科大学成立尚不满两年,因急需专业人才,弘历当初亲自定下招生章程。
学员要么是有多年行医经验的民间赤脚医师,要么是医学世家子弟。
即便如此,首期也只凑齐一百人——这个年代的医学人才,实在太稀缺了。
听闻皇上圣驾到访,兼任校长的太医院院使钱斗保第一时间迎了出来,袍角还沾着些许药草碎屑,显然刚从教学一线赶来。
钱斗保身后跟着几位授课医师,见了弘历连忙躬身行礼。
“臣钱斗保参见皇上!圣驾亲临未曾远迎,臣罪该万死!”
“免礼。”弘历摆了摆手,目光已扫过校内景象。
“不必多礼,朕就是来看看学员们的课业。”
弘历与苏琦在钱斗保陪同下走进教室,讲台上一位太医院年轻医师正用西洋解剖图讲解产妇骨盆构造,黑板上既有“气血调和”的传统理论,也标注着“酒精消毒”的新法子。
学员们听得专注,不时举手提问,将新旧知识放在一处琢磨。
“课程进度如何?”弘历拿起一本学员笔记,见上面密密麻麻记着“难产急救手法”“婴幼儿惊风处置”,还有西洋体温计的使用方法,满意点头。
钱斗保连忙回道:“按皇上要求,课程为期一年,侧重实践。
学员们每月去惠民药局实习,接生、诊病已能上手,只是复杂病例仍需指导。”
弘历满意点头,走到实验室,见几名学员正对着西洋显微镜观察病菌样本,转头对苏琦与钱斗保道。
“这些人便是将来保育院的底气,既要守好祖宗传下的医道精髓,也要学透西洋的精细法子,二者结合才能少出纰漏。”
苏琦凑近细看,见学员们正对着样本低声争论“湿热症与病菌的关联”,不禁点头。
“皇上说的是,这般新旧相融,将来必能救不少性命。”
学员们闻声转头,见皇上与诸位大人亲临,纷纷起身行礼,眼神里透着专注与干劲。
弘历望着学员们专注的眼神,温声道。
“你们皆是大清医道的新芽,既承祖宗传下的济世之心,又学西洋的格物之法,将来能不能护得万民平安,就看你们的钻研功夫了。
好好学,未来可期。”
学员们齐声应诺,声音里满是振奋。
一行人随后来到教具室,墙上挂着人体经络图,桌上摆着产妇模型与各式接生工具——铜盆、剪刀、消毒布巾,还有几把简单的铜制助产钩,样式粗笨。
弘历拿起一把助产钩翻看片刻,又扫过桌上其余工具,眉头微微一皱,看向钱斗保。
“产妇难产时,单靠徒手与这粗钩如何稳妥?钩尖锋利,稍不留神便伤了母子,这法子沿用多少年了?”
钱斗保额头微微冒汗,躬身回道。
“回皇上,历来接生确是如此,遇到难产只能凭稳婆经验与几分运气,稍有差池便是两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