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炼制完成(1/2)
当第二日清晨的阳光洒满炼器广场,杨云天指尖最后一道灵光缓缓敛去,持续了近一日的灵纹烙印终于停了下来。
那柄由墨晶铁锻造的炼器锤上,已然密布着一百八十三道繁复而玄奥的灵纹,隐隐流转着令人心悸的灵压。
最初的百道灵纹,对他而言几乎是信手拈来,瞬息可成。
然而,自锤胚蜕变为法宝之后,每多烙印一道灵纹,所需的心力、对灵纹本身复杂度的要求,以及对已有灵纹体系兼容性的考量,都呈倍数增长。
越到后期,难度越大,不仅要确保新灵纹不与旧有体系冲突导致灵气滞涩、前功尽弃,还要时刻感知材料本身在承受了越来越多灵纹加持后,内部结构是否趋于不稳定。
这皆是“灵纹派”炼器师攀登高峰时必须面对的挑战。
这块墨晶铁品质已是上佳,但在承载了一百八十三道灵纹后,也已然接近其材质极限,隐隐透出一种不堪重负的脆弱感。
若非如此,杨云天自觉或许真有机会冲击两百灵纹的大关。
炉火渐熄,杨云天并未急于取出成品,而是让其继续在炉中温养,以余热稳固灵纹,调和器内灵气。
场中此刻已有两位长老完成了炼制,正四处打量观摩他人进度。
杨云天目光扫过,发现墨文的位置早已空无一人,不由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中了他以“冰髓冷焰”催发的封字真言,一年之内,对方休想再精准操控炉火进行炼器。虽非当场暗算,但其炸炉败北,根源确在自己。
那位险些被墨文爆炸波及的客卿长老,见杨云天目光望来,友善地点头笑了笑。
同为散修出身,在这种宗门内部的场合,无形中便有几分同气连枝的意味。
杨云天的视线继而投向场中仍在持续炼制的六人。
其中三人的手法相对常规,虽不刻印灵纹,但其激发材料自身潜能、引导物性融合的“本源派”基础手段,杨云天尚能看懂五六分。
他心中暗忖,若能将这几人锤炼出的、物性被激发到极致的灵胚拿来,由自己施加灵纹,成品品质绝对能突破两百灵纹!这也正是他渴望学习“本源派”技艺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另外三人,尤其是那位副宗主,其炼器手法则显得高深莫测,与寻常路数迥异。
炉中火焰时而如狂龙怒啸,猛烈煅烧;时而又温润如春日暖阳,细细蕴养。
变化之精微,节奏之玄妙,让杨云天完全无法凭借外部观察推断炉内器物的真实状态,只觉一头雾水,心中对这“本源派”的高深之处更添几分重视。
这三位显然走的是精工细作、水磨工夫的路子,炼器进程极为缓慢。直至开炉第三日,才有一人缓缓收功,熄灭了炉火。
然而,场内外并无一人显得焦躁烦闷。
对于台下众多弟子而言,能如此近距离、完整地观摩一位炼器长老的整个炼制过程,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缘,个个屏息凝神,看得如痴如醉。
终于在第三日傍晚,最后一位收功的,正是那位副宗主。
他并未立刻开炉,而是先转向天工先生,面带些许惭愧地解释道:“太上长老,时间仓促,只能尽力而为,尽快成器。若再多给弟子两日时光温养雕琢,品质当能更上一层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